基于EVA的股权激励模式研究--以FH公司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股权激励与EVA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2 EVA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2.2.1 EVA计算 | 第22-24页 |
2.2.2 EVA提高途径 | 第24页 |
2.3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3.1 激励理论 | 第24-25页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5页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 第27-33页 |
3.1 我国股权激励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2 股权激励的行业现状 | 第28-29页 |
3.3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性质 | 第29-30页 |
3.4 股权激励模式 | 第30-31页 |
3.5 业绩考核指标情况 | 第31-33页 |
第四章 FH公司股权激励激励概况 | 第33-47页 |
4.1 FH公司基本背景介绍 | 第33-34页 |
4.1.1 FH公司介绍 | 第33页 |
4.1.2 FH实施股权激励背景 | 第33-34页 |
4.2 FH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第34-36页 |
4.3 FH公司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 第36-46页 |
4.3.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6-39页 |
4.3.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9-41页 |
4.3.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1-44页 |
4.3.4 成长能力分析 | 第44-46页 |
4.4 激励效果总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FH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5.1 股权激励规模过小,人数偏少 | 第47页 |
5.2 激励指标制定偏低 | 第47-48页 |
5.3 业绩考核指标单一,缺乏综合性 | 第48页 |
5.4 行权价格、授予价格缺乏弹性 | 第48-49页 |
5.5 缺乏约束性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基于EVA构建FH公司股票期权模式 | 第50-59页 |
6.1 EVA业绩指标优点 | 第50页 |
6.2 EVA股权激励方案构建的必要性 | 第50-51页 |
6.3 EVA股票期权计划优点 | 第51-52页 |
6.4 基于EVA原始薪酬激励机制 | 第52-54页 |
6.4.1 EVA红利银行 | 第52-53页 |
6.4.2 EVA红利计划演变 | 第53-54页 |
6.5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构建 | 第54-59页 |
6.5.1 激励类型 | 第54页 |
6.5.2 行权条件 | 第54-56页 |
6.5.3 股票期权授予范围 | 第56页 |
6.5.4 行权价格 | 第56-57页 |
6.5.5 行权数量 | 第57-59页 |
第七章 实施EVA股权激励的保障措施 | 第59-61页 |
7.1 实施EVA股权激励的保障措施 | 第59-61页 |
7.1.1 健全资本市场 | 第59页 |
7.1.2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第59-60页 |
7.1.3 大力培育相关行中介机构 | 第60页 |
7.1.4 树立价值管理理念 | 第60-61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8.1 总结 | 第61页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