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应用--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节选)英译为例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3 翻译材料描述 | 第13-16页 |
3.1 文本选择 | 第13页 |
3.2 文本特点分析 | 第13-14页 |
3.2.1 词语和句式特点 | 第13-14页 |
3.2.2 语篇特点 | 第14页 |
3.3 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14-16页 |
4 理论背景介绍 | 第16-18页 |
4.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 第16页 |
4.2 功能对等的标准 | 第16-17页 |
4.3 功能对等理论在政论文翻译中的适用性 | 第17-18页 |
5 功能对等理论在《纲要》翻译中的应用 | 第18-31页 |
5.1 从信息对等的角度看《纲要》的翻译 | 第18-25页 |
5.1.1 对翻译过程中模糊信息的处理 | 第18-21页 |
5.1.1.1 意译 | 第19-20页 |
5.1.1.2 省译 | 第20-21页 |
5.1.2 对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处理 | 第21-22页 |
5.1.3 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缺失的处理 | 第22-25页 |
5.1.3.1 逻辑补偿 | 第22-23页 |
5.1.3.2 人称指称补偿 | 第23-24页 |
5.1.3.3 词汇补偿 | 第24-25页 |
5.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对等 | 第25-31页 |
5.2.1 对动词短句的处理 | 第26-27页 |
5.2.2 对排比的处理 | 第27-28页 |
5.2.3 对连续四字格的处理 | 第28-29页 |
5.2.4 对长难句的处理 | 第29-31页 |
6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录A | 第34-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