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翻译理论和文化翻译理论 | 第16-19页 |
2.1 功能对等理论 | 第16-17页 |
2.1.1 功能对等理论的含义 | 第16页 |
2.1.2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16-17页 |
2.2 关联翻译理论 | 第17-18页 |
2.2.1 关联翻译理论的含义 | 第17页 |
2.2.2 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17-18页 |
2.3 文化翻译理论 | 第18页 |
2.3.1 文化翻译理论的含义 | 第18页 |
2.3.2 文化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基本内容 | 第18页 |
2.4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生死疲劳》的文本介绍 | 第19-24页 |
3.1 《生死疲劳》内容介绍 | 第19-22页 |
3.2 《生死疲劳》汉语文本性质 | 第22-24页 |
3.2.1 《生死疲劳》民间特质汉语文本的语言风格 | 第22页 |
3.2.2 《生死疲劳》民间特质汉语文本的文化特色 | 第22-24页 |
第4章 《生死疲劳》中民间特质的翻译研究案例 | 第24-31页 |
4.1 民间对话的翻译研究 | 第24-26页 |
4.2 民间仪式的翻译研究 | 第26-28页 |
4.3 民间歌谣的翻译研究 | 第28-30页 |
4.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5章 翻译研究总结 | 第31-32页 |
5.1 未解决的问题 | 第31页 |
5.2 启发及展望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