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电力公司工时积分同价计酬制度改进研究--以CS公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1-13页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3-21页
    2.1 激励理论第13-14页
        2.1.1 需求理论第13页
        2.1.2 期望理论第13-14页
        2.1.3 公平理论第14页
    2.2 绩效管理理论第14-15页
        2.2.1 绩效含义与特点第14页
        2.2.2 绩效管理的含义第14-15页
        2.2.3 绩效管理的意义第15页
        2.2.4 绩效管理的内容第15页
    2.3 薪酬管理理论第15-17页
        2.3.1 薪酬的含义与功能第15-16页
        2.3.2 薪酬管理的原则第16-17页
        2.3.3 影响薪酬的因素第17页
    2.4 工时积分制研究现状第17-21页
        2.4.1 工分与工时积分概述第17-18页
        2.4.2 影响工时积分科学性的因素第18-20页
        2.4.3 影响执行效果的因素第20-21页
3 CS公司一线员工工时积分同价计酬制度第21-27页
    3.1 CS公司概况第21页
    3.2 CS公司一线员工基本情况第21-23页
        3.2.1 一线员工范围第21页
        3.2.2 一线员工数量第21-22页
        3.2.3 一线员工工作特点第22-23页
    3.3 CS公司工时积分同价计酬制度第23-27页
        3.3.1 实施背景第23-24页
        3.3.2 改革思路第24页
        3.3.3 基本原则第24-25页
        3.3.4 改革目标第25页
        3.3.5 制度内容第25-27页
4 CS公司工时积分同价计酬制度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7-39页
    4.1 实施现状第27页
        4.1.1 开展情况第27页
        4.1.2 取得的成效第27页
    4.2 问卷调查第27-32页
        4.2.1 问卷设计原则第27-28页
        4.2.2 调查问卷设计第28页
        4.2.3 调查开展情况第28-29页
        4.2.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第29-32页
    4.3 CS公司工时积分同价计酬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4.3.1 积分的操作性有待加强第32-33页
        4.3.2 工时积分标准不够科学第33页
        4.3.3 分级责任跟踪评价不到位第33-34页
        4.3.4 分配制度存在平均主义第34页
        4.3.5 对核心员工的激励不足第34-35页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9页
        4.4.1 对执行中遇到问题的处理不及时第35-36页
        4.4.2 对部分关键岗位执行效果跟踪不力第36页
        4.4.3 部分人员思想认识未能根本解决第36-37页
        4.4.4 基层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第37-39页
5 改进CS公司一线员工工时积分同价计酬制度的建议第39-45页
    5.1 改进原则第39页
    5.2 改进思路第39-42页
        5.2.1 提升指标设置的科学性第39-40页
        5.2.2 完善员工岗位价值评估制度第40页
        5.2.3 加强对制度执行效果的跟踪第40页
        5.2.4 提升积分指标的可操作性第40-41页
        5.2.5 强化对核心员工的激励第41-42页
    5.3 其他建议第42-45页
        5.3.1 健全内在薪酬激励制度第42页
        5.3.2 畅通青年职工成长通道第42-43页
        5.3.3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第43-4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6.1 研究结论第45-46页
    6.2 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战略视角的M集团资金管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阶梯水价模式的C水务集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