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战略视角的M集团资金管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战略管理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资金管理与相关理论结合的研究现状第16页
        1.2.4 文献评述第16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页
    1.5 创新点第18-20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资金管理理论第20-21页
        2.1.1 资金管理的概念及特点第20页
        2.1.2 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第20-21页
    2.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第21-24页
        2.2.1 企业战略相关概念第21-22页
        2.2.2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第22-24页
3 M集团发展现状及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4-30页
    3.1 M集团概况第24页
    3.2 M集团发展战略回顾与目前发展战略问题第24-26页
        3.2.1 M集团发展战略回顾第24-25页
        3.2.2 M集团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第25-26页
    3.3 M集团目前资金集中管理现状第26-28页
        3.3.1 M集团资金管理的尝试第26-27页
        3.3.2 M集团现行资金管理介绍第27-28页
    3.4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3.4.1 资金管理模式无法满足集团战略转型的要求第28-29页
        3.4.2 资金管理目标无法与集团战略相统一第29页
        3.4.3 资金集中度和资金融通能力无法满足集团对外拓展要求第29页
        3.4.4 资金管理预算缺乏集团层面战略导向第29-30页
4 基于战略视角的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构建第30-46页
    4.1 M集团构建战略视角下资金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0-31页
        4.1.1 战略视角下集团资金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第30-31页
        4.1.2 战略视角下集团资金管理体系构建的可行性第31页
    4.2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设计原则第31-32页
        4.2.1 成本效益原则第31页
        4.2.2 整体性原则第31页
        4.2.3 长远性原则第31-32页
    4.3 基于战略视角的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第32-34页
        4.3.1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总体框架第32页
        4.3.2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具体内容第32-34页
    4.4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具体设计第34-46页
        4.4.1 战略视角下集团资金管理职能与目标设定第34页
        4.4.2 战略视角下资金管理模式选择第34-37页
        4.4.3 战略视角下资金管理组织架构设计第37-40页
        4.4.4 战略视角下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设计第40-42页
        4.4.5 资金供给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建设第42-46页
5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和成效预估第46-50页
    5.1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第46-48页
        5.1.1 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第46页
        5.1.2 增设战略导向的资金评价指标第46-48页
        5.1.3 建设人才保障机制第48页
    5.2 战略视角下M集团资金管理体系的成效预估第48-50页
        5.2.1 管理效益第48-49页
        5.2.2 经济效益第49-5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权性质、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
下一篇:电力公司工时积分同价计酬制度改进研究--以CS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