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1-14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20-24页 |
第一章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的社会语境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的自然环境 | 第24-28页 |
第二节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的人文环境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技艺的基本内容 | 第29-34页 |
第二章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 | 第34-53页 |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家族传承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异姓传承(20世纪30年代-90年代)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当代社会的非遗传承(21世纪初至今) | 第41-53页 |
第三章 技艺的当代建构与价值化 | 第53-65页 |
第一节 政府政策的支持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市场作用下的技艺 | 第55-60页 |
一、技艺的技术价值 | 第55-56页 |
二、技艺的自我价值 | 第56-58页 |
三、技艺的旅游价值 | 第58-60页 |
第三节 技艺的文化价值化 | 第60-65页 |
第四章 技艺传承及文化认同 | 第65-74页 |
第一节 非遗背景下当地民众对于技艺传承的文化认同 | 第65-69页 |
第二节 融入在当地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技艺传承 | 第69-71页 |
第三节 新型传承途径的探索 | 第71-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后记 | 第80-82页 |
附录一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