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1-19页 |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强烈要求 | 第11-12页 |
(二)高中生元认知水平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12页 |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实需要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8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一、认知与元认知 | 第19-21页 |
(一)认知 | 第19页 |
(二)元认知 | 第19-21页 |
二、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 第21-24页 |
(一)认知策略 | 第21-22页 |
(二)元认知策略 | 第22-24页 |
三、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联系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一、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现状调查 | 第25-27页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25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5页 |
(三)调查结果的显示 | 第25-27页 |
二、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二)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 第29-47页 |
一、提高教师的元认知教学水平 | 第29-33页 |
(一)革新陈旧的教学观念 | 第29-30页 |
(二)加强对教师元认知教学策略的培训 | 第30-32页 |
(三)注重元认知教学反思 | 第32-33页 |
二、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学习意识 | 第33-35页 |
(一)内在动机 | 第34页 |
(二)合作精神 | 第34-35页 |
(三)自我反思 | 第35页 |
三、积累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 第35-37页 |
(一)有关学生主体的知识 | 第35-36页 |
(二)有关认知任务的知识 | 第36-37页 |
(三)关于策略方面的知识 | 第37页 |
四、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 第37-39页 |
(一)借鉴科学、高效的授课方式 | 第37-38页 |
(二)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 第38-39页 |
五、加强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 | 第39-46页 |
(一)计划策略的训练 | 第39-42页 |
(二)监控策略的训练 | 第42-45页 |
(三)调节策略的训练 | 第45-46页 |
六、给学生提供和谐、民主的反馈环境 | 第46页 |
七、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控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 第47-51页 |
一、主体性 | 第47页 |
二、科学性 | 第47-48页 |
三、持续性 | 第48页 |
四、发展性 | 第48-51页 |
第五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训练的评价与反思 | 第51-55页 |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训练的评价 | 第51-52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反思 | 第52-55页 |
(一)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 第52-53页 |
(二)建立专门化+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 | 第53-54页 |
(三)整合课内外教育资源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