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生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前言第7-17页
    1.1 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第7-9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9-14页
        1.2.1 国内外课堂生态相关的研究综述第9-14页
        1.2.2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页
    1.4 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概念解读第17-28页
    2.1 课堂生态相关内涵第17-19页
        2.1.1 生态学与课堂第17-18页
        2.1.2 课堂生态与生态课堂第18-19页
        2.1.3 高中生物课堂生态优化的诊断标准第19页
    2.2 课堂生态的组成与特征第19-28页
        2.2.1 课堂生态的组成第19-24页
        2.2.2 课堂生态的特征第24-28页
第3章 课堂生态优化的生态学与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第28-36页
    3.1 课堂生态的基本生态理论第28-31页
    3.2 课堂生态的教育教学理论第31-36页
第4章 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生态的实施策略第36-54页
    4.1 改善生物课堂生态师生关系第36-37页
    4.2 营造生物课堂生态优化的教学环境第37-39页
    4.3 选择生物课堂生态优化的教学内容第39-41页
    4.4 选用生物课堂生态优化的教学策略第41-51页
    4.5 设计生物课堂生态优化的教学评价第51-54页
第5章 高中生物课堂生态的优化诊断标准第54-57页
    5.1 课堂环境诊断标准第54页
    5.2 生态主体和教学信息诊断标准第54-57页
        5.2.1 系统活力要素的诊断标准第55页
        5.2.2 组织结构要素的诊断标准第55-56页
        5.2.3 系统恢复力要素的诊断标准第56-57页
第6章 高中生物课堂生态优化的实践效果和分析第57-69页
    6.1 教学过程诊断分析第57-58页
    6.2 教学实验研究分析第58-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79页
    附录1:高中生物课堂生态活力观察指标体系表第73-74页
    附录2:高中生物课堂生态组织结构观察指标体系表第74-75页
    附录3:教学方法的分类与特征表第75-76页
    附录4:《细胞器》当堂检测第76-77页
    附录5:小组汇报评价表第77-78页
    附录6:第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元认知理论的中职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下一篇:元认知策略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