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冷却肉中的微生物 | 第11页 |
1.2 单增李斯特菌 | 第11-14页 |
1.2.1 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和分布 | 第12页 |
1.2.2 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以及危害 | 第12-13页 |
1.2.3 对食品中单増李斯特菌控制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抑菌剂概况 | 第14-20页 |
1.3.1 植物精油 | 第15-16页 |
1.3.2 丁香精油 | 第16-17页 |
1.3.3 乳酸链球菌素(Nisin) | 第17-20页 |
1.3.3.1 乳酸链球菌素的发现及其特性 | 第17-18页 |
1.3.3.2 乳酸链球菌素理化性质 | 第18-19页 |
1.3.3.3 乳酸链球菌素的作用机理 | 第19-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2.3.1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确定 | 第23-24页 |
2.3.1.1 Nisin母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3.1.2 丁香精油母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3.1.3 单增李斯特菌制备 | 第23-24页 |
2.3.1.4 Nisin的MIC的确定 | 第24页 |
2.3.1.5 丁香精油的MIC的确定 | 第24页 |
2.3.2 抑菌作用的研究 | 第24-28页 |
2.3.2.1 丁香精油和Nisin及其组合对TSB-YE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24-26页 |
2.3.2.2 丁香精油和Nisin及其组合对牛肉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26-28页 |
2.3.3 抑菌机理的研究 | 第28-29页 |
2.3.3.1 透射电镜观察丁香精油和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形态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28页 |
2.3.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丁香精油和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菌体蛋白图谱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4页 |
3.1 丁香精油和Nisi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 第29-30页 |
3.2 丁香精油和Nisin对TSB-YE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30-33页 |
3.3 丁香精油和Nisin对牛肉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33-39页 |
3.3.1 4℃条件下丁香精油和Nisin对牛肉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33-36页 |
3.3.2 20℃条件下丁香精油和Nisin对牛肉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36-39页 |
3.4 透射电镜观察丁香精油和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形态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9-43页 |
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丁香精油和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菌体蛋白图谱的影响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4.1 丁香精油和Nisi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 第44页 |
4.2 丁香精油和Nisin对TSB-YE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44-45页 |
4.3 丁香精油和Nisin对牛肉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 第45页 |
4.4 透射电镜观察丁香精油和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形态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丁香精油和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菌体蛋白图谱的影响 | 第46页 |
5 结论 | 第46-48页 |
6 创新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