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福利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福利理论概论 | 第20-22页 |
2.1.1 福利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福利构成的基本要素 | 第20-22页 |
2.1.3 福利管理的原则 | 第22页 |
2.2 福利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供求均衡理论 | 第23页 |
2.2.2 集体谈判理论 | 第23-24页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4页 |
2.3 福利管理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2.3.1 全面薪酬 | 第24-25页 |
2.3.2 以人为本 | 第25页 |
2.3.3 弹性、定制的福利制度 | 第25-26页 |
3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福利体系分析 | 第26-42页 |
3.1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概况 | 第26-30页 |
3.1.1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简介 | 第26页 |
3.1.2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的品牌业务 | 第26-27页 |
3.1.3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第27-30页 |
3.2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福利体系现状 | 第30-36页 |
3.2.1 薪酬福利体系构成 | 第30-31页 |
3.2.2 薪酬福利构成 | 第31-32页 |
3.2.3 福利体系状况 | 第32-34页 |
3.2.4 福利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34-36页 |
3.3 青岛市同行业福利体系现状 | 第36-37页 |
3.4 国外福利制度概况 | 第37-39页 |
3.4.1 美国公司福利制度 | 第37-38页 |
3.4.2 欧洲公司福利制度 | 第38-39页 |
3.4.3 日本公司福利制度 | 第39页 |
3.5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福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3.5.1 福利体系初期建立中的问题 | 第39-40页 |
3.5.2 福利体系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第40页 |
3.5.3 福利项目实施后缺乏有效反馈 | 第40-42页 |
4 青岛市A公司福利体系优化设计 | 第42-48页 |
4.1 福利体系设计原则与设计流程 | 第42-43页 |
4.1.1 设计原则 | 第42页 |
4.1.2 设计流程 | 第42-43页 |
4.2 对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福利体系优化设计的总体构想 | 第43页 |
4.3 青岛A国际物流公司各类岗位的福利体系设计 | 第43-46页 |
4.3.1 操作岗位的福利体系设计 | 第44页 |
4.3.2 技术岗位的福利体系设计 | 第44-45页 |
4.3.3 销售岗位的福利体系设计 | 第45页 |
4.3.4 管理岗位的福利体系设计 | 第45-46页 |
4.4 青岛A国际物流公司福利体系评价 | 第46-48页 |
4.4.1 满足员工需求评价 | 第46-47页 |
4.4.2 以人为本人性管理评价 | 第47页 |
4.4.3 与时俱进长期发展评价 | 第47-48页 |
5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新福利体系实施效用测评 | 第48-51页 |
5.1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新福利体系的特点 | 第48页 |
5.2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新福利体系的实施 | 第48-50页 |
5.3 青岛市A国际物流公司优化福利体系测评 | 第50-51页 |
5.3.1 效用测评 | 第50页 |
5.3.2 优化福利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