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8页 |
1.1.2 Webquest迎合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Webquest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1.4.2 实验法 | 第13-14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4-16页 |
1.4.4 访谈法 | 第16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Webquest概述和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26页 |
2.1 Webquest的概念界定和内涵 | 第17页 |
2.2 Webquest的构成模块 | 第17-18页 |
2.3 Webquest的设计原则 | 第18-21页 |
2.4 Webquest的设计流程 | 第21-23页 |
2.5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3-26页 |
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2.5.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2.5.3 合作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Webquest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和条件分析 | 第26-32页 |
3.1 Webquest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28页 |
3.1.1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3.1.2 Webquest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分析 | 第27-28页 |
3.2 Webquest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条件分析 | 第28-32页 |
3.2.1 学生条件分析 | 第28-29页 |
3.2.2 地理教师条件分析 | 第29-30页 |
3.2.3 教学环境分析 | 第30页 |
3.2.4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Webquest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案例 | 第32-50页 |
4.1 前期准备工作 | 第32-36页 |
4.1.1 学生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4.1.2 教师情况分析 | 第34页 |
4.1.3 教学环境分析 | 第34-35页 |
4.1.4 教学主题的选择 | 第35-36页 |
4.2 实践案例的教学设计 | 第36-45页 |
4.2.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6-37页 |
4.2.2 学情分析 | 第37页 |
4.2.3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7页 |
4.2.4 教学准备 | 第37-38页 |
4.2.5 教学过程 | 第38-40页 |
4.2.6 Webquest教学网站设计 | 第40-45页 |
4.3 教学实施过程 | 第45-47页 |
4.4 学生成果展示 | 第47-50页 |
第5章 教学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5.1 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差异分析 | 第50页 |
5.2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5.3 教师和学生的感受分析 | 第52-55页 |
5.3.1 对教师访谈 | 第52-53页 |
5.3.2 对学生访谈 | 第53-55页 |
第6章 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 第55-58页 |
6.1 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 第55-56页 |
6.1.1 教师方面的问题 | 第55页 |
6.1.2 学生方面的问题 | 第55-56页 |
6.2 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56-58页 |
6.2.1 教师问题解决策略 | 第56-57页 |
6.2.2 学生问题解决策略 | 第57-58页 |
第7章 结论和后续研究 | 第58-6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7.1.1 教学设计规划方面 | 第58页 |
7.1.2 教学实施过程方面 | 第58-59页 |
7.1.3 教学效果方面 | 第59页 |
7.2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A | 第64-65页 |
附录B | 第65-66页 |
附录C | 第66-67页 |
附录D | 第67-68页 |
附录E | 第68-69页 |
附录F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