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论文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两种常用句式偏误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维吾尔族预科生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9-10页
        1.2.1 测试对象第9页
        1.2.2 实地调查法第9-10页
        1.2.3 偏误分析方法第10页
    1.3 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第10页
        1.3.1 中介语理论第10页
        1.3.2 对比分析理论第10页
    1.4 国内偏误分析研究概况第10-12页
        1.4.1 国内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研究现状第11页
        1.4.2 国内少数民族第二语言(汉语)习得偏误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二章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把”字句偏误第12-21页
    1.1 汉语“把”字句研究成果概况第12页
        1.1.1 汉语“把”字句的本体研究成果第12页
        1.1.2 少数民族关于汉语“把”字句的研究成果第12页
    1.2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把”字句时谓语动词的偏误第12-16页
        1.2.1 光杆动词的偏误第12-14页
        1.2.2 不及物动词的偏误第14页
        1.2.3 趋向动词的偏误第14-15页
        1.2.4 能愿动词、感知或感受动词的偏误第15-16页
    1.3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把”字句宾语的偏误类型第16页
        1.3.1 预科生使用“把”字句宾语的偏误第16页
    1.4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把”字句状语的偏误第16-18页
        1.4.1 (时间)状语的偏误第17页
        1.4.2 否定副词的偏误第17-18页
    1.5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把”字句补语的偏误第18-20页
        1.5.1 可能补语第18页
        1.5.2 结果补语第18-19页
        1.5.3 状态补语第19页
        1.5.4 补语遗漏第19-20页
    1.6 维吾尔族预科生误用“把”字句的偏误类型第20-21页
        1.6 1 预科生误用“把”字句偏误第20-21页
第三章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被”字句偏误第21-25页
    1.1 汉语“被”字句习得研究成果概况第21-22页
        1.1.1 汉语“被”字句的本体研究成果第21页
        1.1.2 少数民族关于汉语“被”字句的研究成果第21-22页
    1.2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被”字句主语的偏误类型第22页
        1.2.1 预科生使用汉语“被”字句主语的偏误第22页
    1.3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被”字句谓语的偏误类型第22-23页
        1.3.1 不及物动词作谓语第22-23页
        1.3.2 动词遗漏的偏误第23页
    1.4 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被”字句状语的偏误类型第23-25页
        1.4.1 “被”字句状语的偏误第23-24页
        1.4.2 “被”字与否定副词、能愿动词的语序偏误第24页
        1.4.3 “被”字句补语的偏误第24-25页
第四章 维吾尔族预科生偏误成因分析第25-29页
    1.1 维吾尔族预科生母语的负迁移第25-26页
        1.1.1 预科生使用“把”字句出现偏误第25页
        1.1.2 预科生使用“被”字句出现偏误第25-26页
    1.2 维吾尔族预科生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第26页
    1.3 预科生的学习和交际策略第26-27页
    1.4 学习环境的影响第27页
    1.5 教师第27页
    1.6 教材第27-28页
    1.7 母语的感情第28-29页
第五章 结语:汉语常用句式教学的思考第29-33页
    1.1 对“把”字句、“被”字句的教学思考第29-30页
        1.1.1 加强汉语“把”字句、“被”字句的理论研究第29-30页
    1.2 学习者的学习和交际策略第30页
    1.3 学习环境第30页
    1.4 教师第30-31页
    1.5 教材第31页
    1.6 情感策略第31-32页
    1.7 母语的移情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附录第35-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42-43页
后记第43-44页
导师评阅表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与MRI鉴别腮腺常见良恶性肿瘤的对比性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A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