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4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可降解生物质材料制备包装膜现状 | 第14-18页 |
1.2.1 聚乳酸及其成膜特性 | 第14-15页 |
1.2.2 多糖膜 | 第15-16页 |
1.2.3 蛋白质膜 | 第16-18页 |
1.3 改善膜性能的策略及技术手段 | 第18-24页 |
1.3.1 交联 | 第18-19页 |
1.3.2 复合 | 第19-20页 |
1.3.3 构建多层膜结构 | 第20-21页 |
1.3.4 乳液充填作用 | 第21-23页 |
1.3.5 纳米粒子强化 | 第23页 |
1.3.6 高温处理 | 第23页 |
1.3.7 其它方法 | 第23-24页 |
1.4 活性成分在膜中的包埋应用 | 第24-25页 |
1.4.1 包装膜中活性成分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2 百里香酚特性及应用 | 第25页 |
1.5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1.5.1 立题依据 | 第25-26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44页 |
第二章 聚乳酸膜特性及其性能改善研究 | 第44-58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2.3.1 机械性能 | 第47-49页 |
2.3.2 透水性能 | 第49-50页 |
2.3.3 氧气渗透性能 | 第50-51页 |
2.3.4 扫描电镜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2.3.5 透光性能 | 第53-54页 |
2.3.6 讨论 | 第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三章 聚乳酸-壳聚糖乳液新型双层膜的构建及表征 | 第58-78页 |
3.1 引言 | 第58-5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9-63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60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60-6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3.3.1 皮克林颗粒粒度及乳液特性 | 第63-64页 |
3.3.2 膜机械性能 | 第64-66页 |
3.3.3 透光及不透明度 | 第66-67页 |
3.3.4 透水性能 | 第67-68页 |
3.3.5 透氧性能 | 第68-69页 |
3.3.6 膜微结构 | 第69-70页 |
3.3.7 乳液膜油相分布 | 第70-71页 |
3.3.8 讨论 | 第71-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第四章 聚乳酸-皮克林乳液双层膜的构建及表征 | 第78-106页 |
4.1 引言 | 第78-7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9-85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80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80-8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9页 |
4.3.1 皮克林颗粒和乳滴颗粒粒度 | 第85-86页 |
4.3.2 膜机械性能 | 第86-88页 |
4.3.3 膜透光率及不透明度 | 第88页 |
4.3.4 透水性能 | 第88-89页 |
4.3.5 透氧性能 | 第89页 |
4.3.6 膜微结构 | 第89-91页 |
4.3.7 乳液膜油相与连续相形态结构 | 第91页 |
4.3.8 Thymol的包埋及缓释功能 | 第91-94页 |
4.3.9 荷载thymol双层膜的功能评价 | 第94-96页 |
4.3.10 添加thymol对膜结构的影响 | 第96-98页 |
4.3.11 Thymol对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98-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第五章 聚乳酸-小麦醇溶蛋白双(多)层膜体系的构建及表征 | 第106-138页 |
5.1 引言 | 第106-107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3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107页 |
5.2.2 主要仪器 | 第107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107-11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31页 |
5.3.1 膜机械性能 | 第113-114页 |
5.3.2 水蒸气透过率(WVP) | 第114页 |
5.3.3 透氧性能 | 第114-115页 |
5.3.4 膜透光及不透明度 | 第115-117页 |
5.3.5 50%RH平衡水分含量(EMC) | 第117页 |
5.3.6 膜微结构 | 第117-119页 |
5.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119-121页 |
5.3.8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121-122页 |
5.3.9 Thymol的保留率与释放 | 第122-123页 |
5.3.10 Thymol的扩散 | 第123-126页 |
5.3.11 荷载thymol后双(多)层膜的功能评价 | 第126-128页 |
5.3.12 添加thymol对膜结构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5.3.13 Thymol对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8页 |
结论 | 第138-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附件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