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茶叶在食品工业中的利用概述 | 第8-11页 |
1.1.1 茶叶与健康 | 第8-10页 |
1.1.2 茶叶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 第10页 |
1.1.3 超微全茶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 第10-11页 |
1.2 茶多酚与膳食纤维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2.1 原料与试剂 | 第14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1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4-19页 |
2.3.1 基本成分分析 | 第14页 |
2.3.2 红茶面包的制作 | 第14-15页 |
2.3.3 淀粉体外模拟消化实验 | 第15页 |
2.3.4 红茶水提物及茶渣的制备 | 第15页 |
2.3.5 α-淀粉酶酶活抑制实验 | 第15-16页 |
2.3.6 α-葡萄糖苷酶酶活抑制实验 | 第16页 |
2.3.7 茶多酚HPLC分析 | 第16页 |
2.3.8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 第16-17页 |
2.3.9 寡糖扩散速率测定 | 第17页 |
2.3.10 面粉粉质特性测定 | 第17页 |
2.3.11 面团拉伸特性测定 | 第17-18页 |
2.3.12 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测定 | 第18页 |
2.3.13 面包比容测定 | 第18页 |
2.3.14 面包全质构特性测定 | 第18页 |
2.3.15 面包芯内部气孔分布测定 | 第18页 |
2.3.16 面包感官评定 | 第18页 |
2.3.17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9-45页 |
3.1 基本成分分析 | 第19页 |
3.2 焙烤处理红茶的水提物对淀粉酶的影响研究 | 第19-31页 |
3.2.1 焙烤处理红茶的水提物对 α-淀粉酶与 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 第19-22页 |
3.2.2 焙烤处理对红茶茶多酚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3 焙烤处理红茶的水提物与 α-淀粉酶与 α-葡萄糖苷酶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23-28页 |
3.2.4 焙烤处理红茶的水提物对 α-淀粉酶和 α-葡萄糖苷酶荧光淬灭机制 | 第28-31页 |
3.3 焙烤处理红茶的茶渣对寡糖的束缚作用 | 第31-34页 |
3.3.1 焙烤处理红茶的茶渣对葡萄糖的束缚作用 | 第31-32页 |
3.3.2 焙烤处理红茶的茶渣对麦芽糖的束缚作用 | 第32-33页 |
3.3.3 焙烤处理红茶的茶渣对乳糖的束缚作用 | 第33页 |
3.3.4 焙烤处理红茶的茶渣对蔗糖的束缚作用 | 第33-34页 |
3.3.5 焙烤处理红茶的茶渣对糊精的束缚作用 | 第34页 |
3.4 红茶粉对面包中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3.5 红茶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第36-45页 |
3.5.1 红茶对面粉粉质特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2 红茶粉对面团延伸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3 红茶粉对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5.4 红茶粉对面包内部组织结构及外观的影响 | 第40-42页 |
3.5.5 红茶粉对面包比容与含水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6 红茶粉对面包全质构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7 红茶粉对面包感官评分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