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2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开菲尔益生功能的开发 | 第9页 |
·食品防腐剂的安全问题 | 第9-10页 |
·胆固醇乳酸菌筛选的背景 | 第10-12页 |
·将宏基因组技术应用于开菲尔 | 第12页 |
·开菲尔酸奶及其益生功能研究的概述 | 第12-20页 |
·开菲尔粒的历史发源 | 第12-13页 |
·开菲尔粒的微生态特点 | 第13-15页 |
·开菲尔的益生功能 | 第15-20页 |
·开菲尔益生菌的应用前景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材料 | 第22-26页 |
·开菲尔菌种来源 | 第22页 |
·细菌素抑菌圈指示菌 | 第22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常用药品与试剂 | 第23-25页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开菲尔菌群的分离纯化 | 第26-27页 |
·细菌 16SRDNA和酵母菌 2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7-28页 |
·开菲尔菌群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 第28-29页 |
·开菲尔乳酸菌中产细菌素菌株的筛选 | 第29-30页 |
·开菲尔乳酸菌中降胆固醇菌株的筛选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9页 |
·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 第32-41页 |
·分离自开菲尔菌株的 16SRDNA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41-49页 |
·乳酸菌 16SRDNA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41-43页 |
·醋酸菌 16SRDNA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43-45页 |
·酵母菌 26SRDNA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45页 |
·进化树的构建 | 第45-49页 |
·开菲尔乳酸菌产细菌素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49-55页 |
·开菲尔乳酸菌产细菌素菌株的初筛结果 | 第49-51页 |
·开菲尔乳酸菌产细菌素菌株的复筛结果 | 第51-55页 |
·开菲尔乳酸菌降胆固醇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55-59页 |
·邻苯二甲醛法制作标准曲线 | 第55页 |
·开菲尔乳酸菌中降胆固醇菌株的初筛结果 | 第55-57页 |
·开菲尔乳酸菌中降胆固醇菌株的复筛结果 | 第57-59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9-64页 |
·讨论 | 第59-62页 |
·开菲尔中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其宏基因组分析 | 第59-61页 |
·开菲尔乳酸菌中产细菌素菌株的筛选 | 第61页 |
·开菲尔乳酸菌中降胆固醇菌株的筛选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页 |
·创新之处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附录A | 第72-102页 |
附录B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