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灵芝—当归双向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6-9页
文献综述第9-18页
   ·传统中药发酵第9页
   ·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发展第9-14页
     ·双向发酵理论基础第10-11页
     ·双向发酵技术的特点第11-14页
     ·双向发酵技术发展前景第14页
   ·抗氧化研究进展第14-16页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第15页
     ·中草药抗氧化研究现状第15-16页
   ·药用真菌-灵芝研究概况第16-18页
     ·灵芝的主要成分及功效第16页
     ·灵芝在中药发酵中的应用第16-18页
1.前言第18-19页
2.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材料与仪器第19-20页
     ·试验材料第19页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19-20页
     ·仪器设备第20页
     ·培养基第20页
   ·方法第20-27页
     ·菌种的活化第20-21页
     ·液体菌种制备第21页
     ·灵芝生物量、菌丝球直径的测定第21页
     ·最适发酵培养基的确定第21页
     ·最佳发酵方式的确定第21页
     ·最佳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第21-22页
     ·最佳发酵条件正交实验第22页
     ·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评价第22-24页
     ·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研究第24-27页
3.结果与分析第27-47页
   ·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优化第27-30页
     ·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当归最适添加量的确定第27-28页
     ·固体发酵培养基中麦麸-玉米芯配比的确定第28页
     ·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当归提取液添加量的确定第28-29页
     ·液体发酵培养基中麦麸-玉米芯配比的确定第29-30页
   ·最佳发酵方式的试验结果第30-31页
     ·固体发酵方式试验结果第30-31页
     ·液体发酵方式试验结果第31页
   ·灵芝-当归最佳双向发酵条件筛选第31-35页
     ·单因素试验结果第31-34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34-35页
   ·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评价第35-38页
     ·发酵菌质、Vc、TBHQ 抗氧化活性比较第35-37页
     ·发酵菌质与传统水煎液抗氧化活性比较第37-38页
     ·发酵前后菌质抗氧化活性比较第38页
   ·发酵菌质抗氧化变化机理初步研究第38-47页
     ·发酵菌质中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第38-43页
     ·发酵前后基质 HPLC 指纹图谱的测定结果第43-46页
     ·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变化机理初步分析第46-47页
4.讨论第47-52页
   ·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式的确定第47-48页
   ·最佳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8页
   ·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评价第48-49页
   ·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变化机理初步分析第49-51页
   ·展望第51-52页
5.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导师简介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利用生态位重心转移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下一篇:啤特果熟化品质变化及榨汁工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