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不受欢迎儿童的同伴关系干预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8-18页 |
1 同伴关系概述 | 第8-11页 |
·同伴关系的概念 | 第8-9页 |
·同伴关系的功能 | 第9页 |
·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 | 第9-10页 |
·同伴关系的分类及不受欢迎儿童的界定 | 第10-11页 |
2 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个体因素 | 第11-13页 |
·环境因素 | 第13-14页 |
3 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 第14-16页 |
·国外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 第15-16页 |
4 小团体辅导与同伴关系干预 | 第16-17页 |
·小团体辅导及其有效因素 | 第16-17页 |
·小团体辅导视角下的同伴关系干预 | 第17页 |
5 问题提出 | 第17-18页 |
6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2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3 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同伴提名问卷 | 第19页 |
·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教师版) | 第19-20页 |
4 干预方案 | 第20-22页 |
·干预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自编系列辅导方案 | 第21-22页 |
·班主任辅助 | 第22页 |
5 研究程序 | 第22-23页 |
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1 不受欢迎儿童的检出率 | 第23-24页 |
2 行为方面的分析 | 第24-26页 |
·实验组、对照组行为方面的前测结果差异比较 | 第24页 |
·实验组、对照组行为方面的后测结果差异比较 | 第24-25页 |
·实验组、对照组行为方面后测结果的协方差分析 | 第25-26页 |
3 同伴关系分析 | 第26-27页 |
·实验组、对照组同伴关系的前测结果比较 | 第26页 |
·实验组、对照组同伴关系的后测结果比较 | 第26页 |
·实验组、对照组儿童后测同伴关系的协方差分析 | 第26-27页 |
·实验组、对照组儿童同伴关系类型的变化 | 第27页 |
4 过程评价 | 第27-2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8-33页 |
1 小学中年级同伴关系干预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2 小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 第29-30页 |
3 小团体辅导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训练课程 | 第30-31页 |
·辅导以训练课程为核心,多种方法相结合 | 第31页 |
·小团体辅导中十分重视人际氛围 | 第31-32页 |
4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32-33页 |
·辅导者的团体辅导经验不足 | 第32页 |
·未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 第32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 | 第32页 |
·干预的后效问题 | 第32-33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一:同伴提名问卷 | 第38-39页 |
附录二:长处和困难问卷(教师版) | 第39-40页 |
附录三:干预方案(部分)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