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东莞彝族童工事件 | 第8-10页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怎样认识和理解领工制 | 第10-13页 |
第二章 田野背景 | 第13-25页 |
第一节 调研历程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谢岗印象 | 第15-17页 |
第三节 主要报道人 | 第17-25页 |
第三章 彝族领工制的涌现和裂变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民工荒"与彝族劳工的东移 | 第25-28页 |
第二节 珠三角劳工市场生态:正式工、学生工与临时工 | 第28-33页 |
第三节 谢岗镇彝族劳工群体的形成与裂变 | 第33-37页 |
第四章 作为劳动力后备军的彝族劳工:生境及其成因 | 第37-47页 |
第一节 作为劳动力后备军的彝族劳工 | 第37-45页 |
第二节 彝族劳工的生境及其成因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作为自组织的彝族领工制 | 第47-59页 |
第一节 彝族领工制的结构 | 第47-56页 |
第二节 基于领工制的维权与抗争 | 第56-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