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伤逝》中子君主要唱段的演唱分析与艺术处理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10页
第一章 歌剧《伤逝》创作概况第10-15页
 第一节 鲁迅小说《伤逝》第10-12页
  一、小说《伤逝》的文学意蕴第10页
  二、小说《伤逝》的艺术特色第10-11页
  三、主题和人物角色分析第11-12页
 第二节 歌剧《伤逝》第12-15页
  一、歌剧《伤逝》的创作简介第12-13页
  二、施光南音乐创作特点第13-15页
第二章 歌剧《伤逝》音乐特点第15-24页
 第一节 歌剧《伤逝》的艺术魅力第15-17页
  一、浓郁的文学性第15页
  二、强烈的戏剧性第15-16页
  三、优美的抒情性第16-17页
 第二节 歌剧《伤逝》的音乐结构第17-22页
 第三节 殷秀梅版的歌剧《伤逝》第22-24页
第三章 子君三首咏叹调音乐分析和人物角色的把握第24-35页
 第一节 夏的咏叹调——《一抹夕阳》第24-26页
  一、音乐分析第24-25页
  二、清纯、美丽的少女形象第25页
  三、如何演唱第25-26页
 第二节 秋的咏叹调——《风萧瑟》第26-30页
  一、音乐分析第26-28页
  二、彷徨、苦闷的子君形象第28页
  三、如何演唱第28-30页
 第三节 冬的咏叹调——《不幸的人生》第30-35页
  一、音乐分析第30-31页
  二、绝望、无助的子君形象第31页
  三、如何演唱第31-35页
第四章 子君唱段的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第35-41页
 第一节 演唱技巧第35-37页
  一、语言的清晰准确第35-36页
  二、气息的控制第36页
  三、腔体共鸣、声音位置第36-37页
 第二节 艺术表现第37-41页
  一、歌唱情绪的调节第37-38页
  二、歌唱语气的处理第38页
  三、歌唱音色的把握第38-39页
  四、歌唱想象第39-41页
结语第41-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后记第47-48页
文献发表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行效声乐心理学与声乐科学体系理论探究
下一篇:论音乐基础课程对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