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中文内容简介 | 第1-4页 |
| II.英文内容简介 | 第4-9页 |
| III.正文 | 第9-57页 |
| 引论 | 第9页 |
| 本论 | 第9页 |
| 一 中学语文阅读评价涵义认识 | 第9-12页 |
| (一) 、阅读评价涵义的认识 | 第9-11页 |
| (二) 、中学语文阅读评价涵义的认识 | 第11-12页 |
| 二 中外阅读评价历史回顾 | 第12-14页 |
| (一) 、测验和测量时期 | 第13页 |
| (二) 、描述时期 | 第13-14页 |
| (三) 、判断时期 | 第14页 |
| (四) 、建构时期 | 第14页 |
| 三、 中学语文阅读评价现状认识 | 第14-24页 |
| (一) 、在阅读评价中实践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第一大难点 | 第16-21页 |
| (二) 、追求评价的最大效益是第二大难点 | 第21-22页 |
| (三)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落实到阅读评价行为中去是第三大难点 | 第22-24页 |
| 四、 中学语文阅读评价改革研究 | 第24-33页 |
| (一) 、阅读评价改革必须具备正确的理论指导 | 第24-26页 |
| (二) 、阅读评价改革必须妥当处理六种关系 | 第26-31页 |
| (三) 、阅读评价改革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 第31-33页 |
| 结论 | 第33-56页 |
| 一 引导中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促使他们形成较强技能 | 第41-42页 |
| 二 重视中学语文阅读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中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 第42-44页 |
| 三 多给中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作为促进中学生善于阅读的重要环节 | 第44-45页 |
| 四 重视通过语文阅读评价培养中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 第45-51页 |
| 五、 开放式动态建构是中学语文阅读评价的一个理想境界 | 第51-56页 |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 后记 | 第57页 |
| IV注释 | 第57-59页 |
| V.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