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文教育的角度看海外华人的文化追寻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7页 |
二、 当前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三、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价值与创新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与华文教育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文化认同的流变与“根”的意识 | 第13-21页 |
一、 叶落归根与传承中华文化 | 第13-15页 |
二、 落地生根与守卫精神家园 | 第15-18页 |
三、 寻根问祖与文化自觉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华文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 第21-24页 |
一、 华文教育的内涵 | 第22页 |
二、 语言文字与中华文化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当地国不同文化政策下的华人文化追寻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同化政策 | 第24-28页 |
一、 同化的定义与战后印尼的同化政策 | 第24-26页 |
二、 印尼华人的文化追寻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多元主义政策 | 第28-32页 |
一、 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与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 | 第28-29页 |
二、 加拿大华人的文化追寻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祖(籍)国侨教政策下的华人文化追寻 | 第32-44页 |
第一节 中国侨教政策演变与海外华人 | 第32-35页 |
一、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侨教状况 | 第32-33页 |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侨教新状况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华文教育基地建设 | 第35-40页 |
一、 华文教育基地的缘起与发展状况 | 第35-37页 |
二、 华文教育基地的任务和作用 | 第37-40页 |
第三节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 第40-44页 |
第四章 全球化及“汉语热”下的新机遇 | 第44-60页 |
第一节 全球化推动了全球性的文化交流 | 第44-46页 |
一、 各国不同程度上接受多元文化主义 | 第44-45页 |
二、 华人社团、跨境活动与文化认同 | 第45页 |
三、 科技通讯技术的影响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新移民的作用 | 第46-50页 |
一、 “新移民”概述 | 第46-47页 |
二、 新移民与美国华文教育 | 第47-50页 |
第三节 中国经济腾飞与华人文化自信心的提升 | 第50-52页 |
第四节 孔子学院与华文教育 | 第52-60页 |
一、 孔子学院发展概况 | 第52-56页 |
二、 孔子学院与华文教育的联系 | 第56-60页 |
结论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