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性能试验与设备论文

基于VB.NET的船舶性能计算分析软件开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3-15页
     ·总体目标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船舶性能计算理论基础第15-28页
   ·数学基础第15-25页
     ·直线方程第15-16页
       ·两点式直线方程第15页
       ·点斜式直线方程第15-16页
     ·抛物线方程第16页
     ·求水线与船壳的交点第16-18页
       ·舷线方程为直线第17页
       ·舷线方程为抛物线第17-18页
     ·函数的插值求极值第18-19页
     ·求曲线的切线第19页
     ·SPLINE函数在船舶性能计算中的应用第19-25页
       ·力学模型第20页
       ·必须满足的边界条件第20-25页
   ·船体近似计算方法第25-28页
     ·梯形法第25-26页
     ·B样条函数第26-28页
第3章 船舶性能计算原理及算法第28-67页
   ·浮性与初稳性要素计算第28-41页
     ·浮性概述第28-30页
     ·船舶重量和重心位置第30-31页
     ·排水量和浮心位置第31-33页
     ·邦戎曲线计算第33-36页
       ·梁拱的确定第34-35页
       ·最高水线以下部分的横剖面面积以及对基线的静矩第35-36页
       ·最高水线到甲板边线部分的面积及静矩的计算第36页
     ·静水力曲线计算第36-41页
       ·水线面面积S_w曲线及漂心x_F曲线第37页
       ·水线面系数C_w曲线第37页
       ·方形系数C_B曲线及垂向棱形系数C_(VP)曲线第37-38页
       ·每厘米吃水吨数曲线第38页
       ·横剖面面积系数曲线及纵向棱形系数曲线第38页
       ·稳心及稳心半径曲线第38-40页
       ·每厘米纵倾力矩第40-41页
       ·每厘米纵倾排水量变化第41页
   ·完整船舶大倾角稳性计算第41-62页
     ·概述第41-42页
     ·大倾角稳性计算原理与方法第42-44页
     ·稳性横截曲线计算第44-58页
       ·旋转水线的选取第44-45页
       ·横倾水线与横剖面交点的数学处理第45-47页
       ·横倾水线下面积及面积矩的计算第47-58页
     ·稳性横截曲线的应用第58-62页
       ·静稳性曲线的计算第59页
       ·自由液面对静稳性曲线的影响第59-60页
       ·进水角曲线和极限倾角曲线第60-62页
   ·船舶强度计算第62-67页
     ·重量分布计算第62-64页
       ·静力等效原理第62页
       ·空船重量曲线第62-64页
       ·载重量曲线第64页
       ·全船重量分布第64页
     ·浮力分布曲线第64-65页
     ·静水弯矩和剪切力的计算第65-67页
       ·基本算法第65页
       ·船舯弯矩M_(sx)拱垂判别式第65-66页
       ·跨越船舯的货舱装载对船舯弯矩的影响第66页
       ·加载(卸载)对船舯弯矩的影响第66-67页
第4章 系统设计方案第67-85页
   ·设计目标第67页
   ·可行性研究第67页
   ·需求分析第67-68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68-69页
   ·功能模块设计第69-73页
     ·参数输入模块第69-70页
     ·船舶性能计算模块第70-73页
       ·邦戎曲线计算模块第70-71页
       ·静水力曲线计算模块第71页
       ·大倾角稳性横截曲线计算模块第71-72页
       ·极限稳性计算模块第72页
       ·稳性衡准计算模块第72-73页
       ·强度计算模块第73页
     ·结果显示和输出模块第73页
   ·关键技术第73-76页
     ·数据库访问技术第73-74页
     ·操作界面设计第74-75页
     ·计算方法第75-76页
   ·软件测试第76-79页
     ·模块测试第76-78页
     ·综合测试第78页
     ·确认测试第78-79页
   ·实例计算与分析第79-85页
     ·实例计算第79-84页
     ·结果分析第84-8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85页
   ·进一步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DMAS的柴油机曲轴主轴承载荷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船舶推进轴系动态性能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