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6页 |
| ·轴系动态性能分析研究 | 第12-13页 |
| ·轴系耦合振动 | 第13-16页 |
| ·回旋振动特性研究 | 第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 第2章 船舶推进轴系动态校中研究 | 第18-32页 |
| ·轴系动态校中的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 ·轴承刚性 | 第19页 |
| ·船体变形 | 第19-20页 |
| ·温度变化 | 第20页 |
| ·螺旋桨水动力 | 第20-21页 |
| ·轴与轴承间油膜影响 | 第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 ·动态因素对轴系校中的影响分析 | 第22-31页 |
| ·轴承刚性 | 第22-23页 |
| ·艉轴后轴承支点位置 | 第23-26页 |
| ·船体变形 | 第26-29页 |
| ·振动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船舶推进轴系耦合振动研究 | 第32-50页 |
| ·作用在轴系上的激振力 | 第32页 |
| ·轴系振动模型评述 | 第32-36页 |
| ·Wan Dort和Visser的模型 | 第33-34页 |
| ·全孝重的模型 | 第34页 |
| ·若林克彦的模型 | 第34页 |
| ·Bagci等的模型 | 第34-35页 |
| ·中松秋丸的模型 | 第35-36页 |
| ·纵扭耦合振动研究 | 第36-41页 |
| ·纵扭耦合振动机理 | 第37页 |
| ·纵扭耦合模型简化 | 第37-38页 |
| ·系统激振力分析 | 第38-39页 |
|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第39-40页 |
| ·轴系纵扭耦合自由振动方程与求解 | 第40-41页 |
| ·轴系耦合强迫振动方程与求解 | 第41页 |
| ·弯扭耦合振动研究 | 第41-49页 |
| ·考虑弯—扭耦合的轴系振动模型 | 第41-44页 |
| ·轴系存在不平衡时弯扭振动耦合 | 第44-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有限元法在轴系振动上的应用 | 第50-62页 |
| ·船舶推进轴系振动的有限元法 | 第50页 |
| ·有限元法求解振动问题的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 ·有限元法求解振动问题的解算步骤 | 第51-57页 |
| ·振动系统的离散化 | 第51页 |
| ·单元特性分析 | 第51-55页 |
| ·建立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 第55-57页 |
| ·求解系统方程 | 第57页 |
| ·纵扭耦合振动计算仿真 | 第57-61页 |
| ·计算模型 | 第57-58页 |
| ·模型的简化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 ·计算仿真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船舶推进轴系回旋振动特性研究 | 第62-81页 |
| ·回旋振动基本概念 | 第62页 |
| ·回旋振动的激励力和不良后果 | 第62-63页 |
| ·船舶推进轴系回旋振动模态分析和响应预报 | 第63-65页 |
| ·影响船舶轴系回旋振动的因素 | 第65-68页 |
| ·应力刚化和旋转软化效应 | 第68-74页 |
| ·应力刚化效应 | 第68-70页 |
| ·旋转软化效应 | 第70-72页 |
| ·旋转软化及应力刚化问题的一维讨论 | 第72-73页 |
| ·考虑应力刚化和旋转软化效应的船舶推进轴系模态分析 | 第73-74页 |
| ·船舶推进轴系回旋振动—螺旋桨的陀螺效应 | 第74-75页 |
| ·轴系回旋振动固有频率的计算 | 第75-80页 |
| ·近似公式法 | 第76-77页 |
| ·传递矩阵法 | 第77-78页 |
| ·有限元方法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