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一、绪论第12-21页
 (一)反义词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二)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研究现状第17-18页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8-19页
 (四)发展趋势第19页
 (五)研究意义第19页
 (六)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19-21页
  1.语料来源第19-20页
  2.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概述第21-29页
 (一)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成因第21-25页
  1.不同的自然环境第21-22页
  2.不同的风俗习惯第22-23页
  3.不同的宗教信仰第23页
  4.不同的历史背景第23-24页
  5.不同的形貌特征第24-25页
 (二)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性质第25-26页
  1.民族性第25页
  2.隐含性第25-26页
  3.时代性第26页
 (三)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分类第26-28页
  1.以音节为标准分类第26页
  2.以语素为标准分类第26-27页
  3.以意义为标准分类第27页
  4. 以文化为标准第27-28页
 (四)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文化蕴涵第28-29页
  1.文化反义词语的形象思维第28页
  2.文化反义词语的整体思维第28-29页
  3.文化反义词语的辩证思维第29页
三.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结构和词义研究第29-35页
 (一)单音节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结构分析第29-30页
  1.单音节语素独立成词第29-30页
  2.非独立成词反义词语的结构分析第30页
 (二)多音节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结构分析第30-32页
 (三)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词义研究第32-35页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分布研究第35-41页
 (一)《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收录情况第35-37页
 (二)教材中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收录情况第37-39页
 (三)《新华反义词词典》中文化色彩反义词的收录情况第39-41页
五.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教学第41-47页
 (一)对教材的启示第41-43页
  1.词语的收录问题第41页
  2.词语的阐述问题第41-42页
  3.词典的编纂问题第42-43页
 (二)对教师的建议第43-44页
  1.教师应提供合适语境进行教学第43页
  2.教师应培养学生矛盾对立观念第43页
  3.教师应适当的引入文化观念第43-44页
 (三)对汉语学习者的建议第44页
  1.汉语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同时也要接受文化知识第44页
  2.汉语学习者应多接触社会文化第44页
 (四)文化色彩反义词语的教学方法第44-47页
  1.相似教学第44-45页
  2.对比教学第45页
  3.分类教学第45-46页
  4.扩展教学第46页
  5.文化教学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附录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泉州方言“有+VP”结构研究
下一篇:汉语“V了又V”的构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