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一、理论背景 | 第7页 |
二、现实背景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不足 | 第8-14页 |
一、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8-10页 |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其风险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7-28页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基本理论 | 第17-24页 |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概念 | 第17页 |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 | 第17-20页 |
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流程 | 第20-22页 |
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 | 第22-23页 |
五、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概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交易费用理论 | 第24-25页 |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5-26页 |
三、木桶原理 | 第26页 |
四、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页 |
五、价值链理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历史发展 | 第28-29页 |
一、萌芽期 | 第28页 |
二、起步期 | 第28-29页 |
三、发展期 | 第29页 |
四、规范期 | 第29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状 | 第29-30页 |
一、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一般 | 第30页 |
二、外包商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 第30页 |
三、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 第30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一、来自于法律方面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 第31页 |
三、缺乏科学的外包对象选择评价体系与外包决策方法 | 第31页 |
四、缺乏激励机制与风险防范措施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分析 | 第33-46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3-35页 |
一、来自企业自身的风险成因分析 | 第33-34页 |
二、来自承包商的风险成因分析 | 第34-35页 |
三、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风险成因分析 | 第35页 |
第二节 基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操作流程的风险识别研究 | 第35-42页 |
一、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识别方法 | 第36-37页 |
二、基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操作流程的风险识别 | 第37-42页 |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评估研究 | 第42-44页 |
一、风险评价的方法 | 第42-43页 |
二、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态评估体系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防范 | 第46-52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防范的目的和策略 | 第46-50页 |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防范的目的 | 第46页 |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防范的策略 | 第46-50页 |
第二节 发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对策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一、结论 | 第52-53页 |
二、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