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页 |
1.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音乐教学法 | 第12-13页 |
2.舞蹈语言 | 第13页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舞蹈语言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14-20页 |
(一)舞蹈语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 | 第14-16页 |
1.舞蹈表演能够与音乐节奏融合 | 第14页 |
2.舞蹈风格能够与音乐旋律融合 | 第14-15页 |
3.舞蹈美感能够与音乐教学融合 | 第15-16页 |
4.舞蹈语言能够与欣赏教学融合 | 第16页 |
(二)舞蹈语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1.适应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6-17页 |
2.提高了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兴趣 | 第17-18页 |
(三)舞蹈语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1.奥尔夫教学法 | 第18页 |
2.体态律动教育理论 | 第18-20页 |
三、A地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舞蹈语言运用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一)A地区音乐课程设置概况 | 第20页 |
(二)A地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舞蹈语言运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20-21页 |
1.问卷编制与内容 | 第20-21页 |
2.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21页 |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1.教师对音乐课堂教学中舞蹈语言编创认知 | 第21-23页 |
2.教师对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认知 | 第23-24页 |
3.教师对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认知 | 第24-25页 |
4.教师对音乐课程教学中自身素养认知 | 第25-26页 |
(四)A地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舞蹈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1.教师对舞蹈编创认知有偏差 | 第26-27页 |
2.教师忽略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 第27页 |
3.师生缺乏互动 | 第27-28页 |
4.教师能力有待提升 | 第28-29页 |
四、A地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舞蹈语言运用的对策 | 第29-35页 |
(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音乐舞蹈教学观 | 第29-30页 |
1.正确认知舞蹈编创的辅助功能 | 第29页 |
2.明确舞蹈编创的适用范畴 | 第29-30页 |
(二)丰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舞蹈语言 | 第30-32页 |
1.锻造舞蹈语言在唱歌和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2.促进多元舞种汇入音乐课堂 | 第31-32页 |
(三)加强师生互动 | 第32-33页 |
1.舞蹈编创趣味化 | 第32页 |
2.舞蹈编创游戏化 | 第32-33页 |
(四)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 | 第33-35页 |
1.引导教师多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 | 第33-34页 |
2.提升教师音乐教学能力和舞蹈编创能力 | 第34-35页 |
五、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