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访谈类交传的笔记策略--以ECNY系列讲座彼得·蒂尔座谈会模拟会议为例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交传中的笔记探讨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案例描述及难点分析 | 第13-17页 |
一、语速较快 | 第13-14页 |
二、信息密度较大 | 第14页 |
三、词汇句法较为复杂 | 第14-15页 |
四、逻辑与衔接松散 | 第15-16页 |
五、话轮长度很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笔者笔记中出现的问题 | 第17-25页 |
一、漏记 | 第17-21页 |
(一)笔记冗余引发的漏记 | 第17-19页 |
(二)信息点选取不当引发的漏记 | 第19页 |
(三)信息与笔记转化过慢引起的漏记 | 第19-21页 |
二、信息点处理不够充分 | 第21-22页 |
三、无效笔记 | 第22-23页 |
四、缺少逻辑关系标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相应改进策略 | 第25-31页 |
一、简化笔记系统 | 第25-27页 |
(一)精简符号 | 第25-26页 |
(二)合理利用指示线 | 第26-27页 |
二、平衡笔记与脑记 | 第27-30页 |
(一)合理进行取舍 | 第28-29页 |
1.根据信息的优先顺序进行取舍 | 第28-29页 |
2.拉长意群的分割区间 | 第29页 |
(二)尽量使用译入语记录 | 第29-30页 |
三、语言提升和译前准备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附录一 源语转写稿 | 第33-39页 |
附录二 译语转写稿 | 第39-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