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解释水平的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学业拖延第10-15页
        1.1.1 学业拖延的概念第10-11页
        1.1.2 学业拖延的测量第11页
        1.1.3 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第11-15页
    1.2 未来时间洞察力第15-18页
        1.2.1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概念第15页
        1.2.2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第17-18页
    1.3 解释水平第18-20页
        1.3.1 解释水平的概念第18-19页
        1.3.2 解释水平的测量和操作第19页
        1.3.3 解释水平与学业拖延第19-20页
    1.4 未来时间洞察力、解释水平与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第20-22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第22-25页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2页
    2.2 问题提出第22-23页
    2.3 研究概览第23页
    2.4 研究意义第23-25页
3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解释水平调节作用第25-32页
    3.1 问题与目的第25页
        3.1.1 研究目的第25页
        3.1.2 研究假设第25页
    3.2 研究方法第25-26页
        3.2.1 被试第25页
        3.2.2 研究工具第25-26页
            3.2.2.1 中学生学业拖延量表第25页
            3.2.2.2 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第25页
            3.2.2.3 解释水平量表第25-26页
    3.3 统计方法第26页
    3.4 研究结果第26-30页
        3.4.1 基本描述统计第26-28页
        3.4.2 未来时间洞察力、解释水平、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第28-29页
        3.4.3 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第29-30页
    3.5 讨论第30-31页
    3.6 小结第31-32页
4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解释水平的操纵效应第32-36页
    4.1 研究目的第32页
    4.2 研究设计第32-33页
        4.2.1 被试第32页
        4.2.2 实验材料第32-33页
            4.2.2.1 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第32页
            4.2.2.2 解释水平的操纵第32-33页
            4.2.2.3 学业拖延第33页
            4.2.2.4 特质拖延第33页
    4.3 实验流程第33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3-34页
    4.5 讨论第34-35页
    4.6 小结第35-36页
5 总讨论第36-39页
    5.1 中学生拖延行为的特点第36-37页
    5.2 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特点第37页
    5.3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第37-38页
    5.4 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第38-39页
6 对教育的启示第39页
7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39-40页
8 总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8页
附录A 人口学信息第48页
附录B1 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部分样题)第48-49页
附录B2 解释水平问卷(部分样题)第49页
附录B3 中学生学业拖延量表(部分样题)第49-50页
附录C 实验材料第50-52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陈鹤琴的“活教材”思想研究--以《最新英文读本》为例
下一篇: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