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初中地理课堂的交互性生成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第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4页
        1.3.1 文献阅读法第12页
        1.3.2 问卷调查法第12-13页
        1.3.3 访谈法第13页
        1.3.4 课堂观察法第13-14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第14-22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2.1.1 国外关于交互性生成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2.1.2 国内关于交互性生成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2.1.3 中学地理课堂交互性生成教学研究的现状第17-19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2.1 生成性与生成性教学概念界定第19页
        2.2.2 交互与交互性生成的概念界定第19-20页
    2.3 交互性生成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2.3.1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第20页
        2.3.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第20-21页
        2.3.3 生成学习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初中地理交互性生成的课堂调查及分析第22-33页
    3.1 调查对象第22页
    3.2 调查目的第22页
    3.3 调查内容第22页
    3.4 调查结果第22-28页
        3.4.1 对师生课堂交流互动关系的调查第23-25页
        3.4.2 对师生课堂交流互动方式的调查第25-27页
        3.4.3 对师生课堂交流互动双向生成的调查第27-28页
    3.5 调查结论及分析第28-33页
        3.5.1 地理课堂上交互性生成中的资源亮点难以利用第28-29页
        3.5.2 地理课堂上交互性生成中的活动内容流于形式第29-30页
        3.5.3 地理课堂上交互性生成中的评价方式僵化刻板第30-33页
第四章 初中地理课堂交互性生成的优化策略第33-45页
    4.1 地理课堂交互性生成中情境创生的优化策略第33-35页
        4.1.1 构建富有快乐和趣味的地理交互性生成课堂情境第33-34页
        4.1.2 构建充满问题和连接的地理交互性生成课堂情境第34-35页
    4.2 地理课堂交互性生成中活动的优化策略第35-38页
        4.2.1 活动主题充分明确第35-36页
        4.2.2 活动过程主动体验第36-37页
        4.2.3 活动成效合理融通第37-38页
    4.3 地理课堂交互性生成中交互评价的优化策略第38-41页
        4.3.1 师生交互情感评价第38-39页
        4.3.2 多方交互多元评价第39-40页
        4.3.3 课型交互差异评价第40-41页
    4.4 地理课堂交互性生成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的优化策略第41-45页
        4.4.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与课堂目标的生成第42页
        4.4.2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与课堂内容的生成第42-43页
        4.4.3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与教学学习方法的生成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5-46页
    5.1 结论第45页
    5.2 讨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 1:初中地理课堂关于交互性生成的调查问卷第48-50页
附录 2:翻转课堂任务单及教学设计第50-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理课堂教师教学行为对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兴趣影响研究
下一篇: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郑州市区高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