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生命教育的相关介绍 | 第12-22页 |
| 一 生命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 (一)国内生命教育的发展 | 第12页 |
| (二)西方生命教育的发展 | 第12-13页 |
| 二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第13-15页 |
| 三 生命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一)教育学基础 | 第15-16页 |
| (二)教育心理学基础 | 第16页 |
| (三)课程教学论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 四 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契合 | 第17-18页 |
| 五 我国对生命教育的迫切需求 | 第18-22页 |
| 第二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的分析 | 第22-26页 |
| 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介绍 | 第22-23页 |
| 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有利于生命教育的部分 | 第23-25页 |
| (一)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 | 第23-24页 |
| (二)有助于学生思维健全发展的内容 | 第24-25页 |
| 三 “人教版”教科书中生命教育的不足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生命教育理念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 第26-30页 |
| 一 教师自身首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 第26-27页 |
| 二 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 | 第27-28页 |
| 三 构建有活力的课堂 | 第28-30页 |
| (一)情境教学 | 第28-29页 |
| (二)探究教学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 第30-32页 |
| 一 学生在生命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 第30-31页 |
| 二 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 第31-32页 |
|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 第32-38页 |
| 总结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