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1 库尔勒香梨简介 | 第11页 |
1.1.1 库尔勒香梨的营养价值 | 第11页 |
1.1.2 香梨的栽培及生产情况 | 第11页 |
1.1.3 不同贮藏方式对香梨品质的影响 | 第11页 |
1.2 植物蜡质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1 植物蜡质的结构 | 第12页 |
1.2.2 植物蜡质的结构在贮藏中的变化 | 第12-13页 |
1.2.3 植物蜡质的化学组成 | 第13页 |
1.2.4 植物蜡质的化学成分在贮藏中的变化 | 第13页 |
1.3 植物蜡质变化与果蔬耐贮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1.3.1 植物蜡质结构变化与果蔬耐贮性的关系 | 第14页 |
1.3.2 植物蜡质化学成分变化与果蔬耐贮性的关系 | 第14页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4.1 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梨表皮蜡质结构的变化 | 第17-25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1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2.2.3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3.1 材料处理 | 第17页 |
2.3.2 SEM制样及观察 | 第17-1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18-24页 |
2.4.1 贮藏前香梨蜡质结构 | 第18页 |
2.4.2 贮藏30d时香梨蜡质结构 | 第18-20页 |
2.4.3 贮藏60d时香梨蜡质结构 | 第20-21页 |
2.4.4 贮藏90d时香梨蜡质结构 | 第21-23页 |
2.4.5 贮藏120d时香梨蜡质结构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梨表皮蜡质化学成分的变化 | 第25-4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5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3.2.3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3.3.1 材料处理 | 第25页 |
3.3.2 蜡质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5页 |
3.3.3 蜡质成分测定 | 第25-26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26-41页 |
3.5.1 蜡质含量的变化 | 第26页 |
3.5.2 蜡质中主要组分的变化 | 第26-33页 |
3.5.3 蜡质中含量较低组分的变化 | 第33-37页 |
3.5.4 蜡质各组分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 第37-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梨表皮蜡质的变化与其贮藏品质的关系 | 第43-53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43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4.2.2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4.2.3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4.3.1 材料处理 | 第43页 |
4.3.2 失重率 | 第43页 |
4.3.3 腐烂率 | 第43-44页 |
4.3.4 硬度 | 第44页 |
4.3.5 可溶性固形物 | 第44页 |
4.3.6 可滴定酸 | 第44页 |
4.3.7 总酚 | 第44页 |
4.4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4.5.1 失重率的变化 | 第44-45页 |
4.5.2 腐烂率的变化 | 第45-46页 |
4.5.3 硬度的变化 | 第46-47页 |
4.5.4 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 第47页 |
4.5.5 可滴定酸的变化 | 第47-48页 |
4.5.6 总酚的变化 | 第48-49页 |
4.5.7 香梨蜡质中主要组分的变化与果实贮藏品质的关系 | 第49-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梨表皮蜡质的变化与其生理变化的关系 | 第53-63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53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5.2.2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5.2.3 主要仪器 | 第53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53-55页 |
5.3.1 材料处理 | 第53页 |
5.3.2 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第53页 |
5.3.3 呼吸强度的变化 | 第53页 |
5.3.4 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变化 | 第53-54页 |
5.3.5 纤维素含量的变化 | 第54页 |
5.3.6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活性 | 第54页 |
5.3.7 纤维素酶(CX酶)活性 | 第54-55页 |
5.4 数据处理 | 第55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5.5.1 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 | 第55-56页 |
5.5.2 呼吸强度的变化 | 第56页 |
5.5.3 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变化 | 第56-57页 |
5.5.4 纤维素含量的变化 | 第57-58页 |
5.5.5 PG酶活性的变化 | 第58-59页 |
5.5.6 Cx酶活性的变化 | 第59页 |
5.5.7 香梨蜡质中主要组分的变化与果实生理变化的关系 | 第59-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创新点 | 第63页 |
6.3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