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2-23页 |
0.1 特定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 | 第12-13页 |
0.1.1 腐败希瓦氏菌生理特性 | 第12页 |
0.1.2 腐败希瓦氏菌对水产品及人类危害 | 第12-13页 |
0.1.3 鱼类制品的腐败菌防控技术 | 第13页 |
0.2 噬菌体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0.2.1 噬菌体基因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0.2.2 噬菌体基因组成 | 第14页 |
0.2.3 噬菌体裂解机制 | 第14-16页 |
0.3 内溶素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0.3.1 内溶素结构 | 第16-17页 |
0.3.2 内溶素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0.3.3 内溶素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0.3.4 内溶素发展前景 | 第20-21页 |
0.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0.5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 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 Spp001 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35页 |
1.1 引言 | 第23-24页 |
1.2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1 菌株和噬菌体 | 第24页 |
2.2.2 试剂和培养基 | 第24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1.3.1 噬菌体基因提取 | 第25页 |
1.3.2 琼脂糖电泳检测 DNA 样品 | 第25页 |
1.3.3 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 | 第25页 |
1.3.4 噬菌体全序列基因分析 | 第25-27页 |
1.3.5 基因序列提交方法 | 第27页 |
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1.4.1 DNA 样品检测结果 | 第27-28页 |
1.4.2 噬菌体 Spp001 基因组基本信息 | 第28-29页 |
1.4.3 噬菌体 Spp001 编码内溶素基因分析 | 第29-32页 |
1.4.4 噬菌体裂解周期中编码的主要蛋白分析 | 第32-33页 |
1.4.5 噬菌体 Spp001 基因序列号 | 第3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2 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裂解液提取及检测方法 | 第35-47页 |
2.1 引言 | 第3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5-37页 |
2.2.1 菌株和噬菌体 | 第35-36页 |
2.2.2 培养基及试剂 | 第36-37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2.3.1 噬菌体最适无机盐培养基的筛选 | 第37-38页 |
2.3.2 噬菌体增殖方法 | 第38页 |
2.3.3 测定噬菌体生长曲线 | 第38页 |
2.3.4 噬菌体内溶素粗酶液提取方法 | 第38页 |
2.3.5 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内溶素粗酶液饱和度的选择 | 第38-39页 |
2.3.6 扩散法定性检测酶活方法的建立 | 第39-40页 |
2.3.7 浊度法定量检测酶活方法的建立 | 第40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2.4.1 最适无机盐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40-41页 |
2.4.2 噬菌体 Spp00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2.4.3 硫酸铵盐析法饱和度选择结果 | 第42-43页 |
2.4.4 检测共沉法提取腐败希瓦氏噬菌体裂解液的活性 | 第43-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噬菌体 Spp001 裂解液的酶学性质 | 第47-61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3.2.1 菌株和噬菌体 | 第47页 |
2.2.2 培养基及试剂 | 第47-48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3.3.1 裂解液最适 pH | 第48页 |
3.3.2 裂解液最适温度 | 第48-49页 |
3.3.3 金属离子对裂解液活性影响 | 第49页 |
3.3.4 NaCl 浓度对裂解液活性影响 | 第49页 |
3.3.5 外膜通透剂对裂解液活性影响 | 第49页 |
3.3.6 裂解液热稳定性 | 第49页 |
3.3.7 不同贮藏温度对粗酶液活性影响 | 第49页 |
3.3.8 裂解液对死细菌及细菌肽聚糖裂解活性 | 第49-50页 |
3.3.9 裂解液对细胞壁完整性影响 | 第50页 |
3.3.10 裂解液对菌体形态影响 | 第50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3.4.1 噬菌体 Spp001 裂解液最适条件 | 第50-55页 |
3.4.2 裂解液热稳定性结果 | 第55-56页 |
3.4.4 不同贮藏温度对裂解液活性影响结果 | 第56页 |
3.4.5 裂解液对死细菌及细菌肽聚糖的裂解活性 | 第56-58页 |
3.4.6 裂解液对细胞壁完整性影响结果 | 第58-59页 |
3.4.7 Spp001 裂解液对菌体形态影响 | 第59-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论文结论 | 第61-62页 |
5 创新点 | 第62页 |
6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1 噬菌体 Spp001 全基因序列注释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
发表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