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第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一、 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二、 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理论概述第14-24页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第14-21页
        一、 虚拟学习社区第14-17页
        二、 知识的内涵第17-19页
        三、 知识建构第19-21页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1-23页
        二、 分布式学习理论第23页
        三、 群体动力学理论第23-24页
第三章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研究第24-39页
    第一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概述第24-26页
        一、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背景与环境第24-25页
        二、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过程第25-26页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过程第26-31页
        一、 虚拟学习社区的个体知识建构第26-27页
        二、 虚拟学习社区的协作知识建构第27-28页
        三、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框架第28-29页
        四、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形式第29-30页
        五、虚拟学习社区群体知识建构的本质第30-31页
    第三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影响因素调查第31-39页
        一、 研究假设与调查问卷设计第31-32页
        二、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分析第32-37页
        三、 调查结果分析总结第37-39页
第四章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影响因素第39-44页
    第一节 虚拟学习社区群体知识建构的外在影响因素第39-40页
        一、 网络的影响第39页
        二、 网站平台的影响第39-40页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群体知识建构的内在影响因素第40-44页
        一、 学习者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的影响第40页
        二、 虚拟学习社区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影响第40-41页
        三、 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交互的影响第41-42页
        四、 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管理者的影响第42-43页
        五、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43页
        六、 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意义第43-4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4-46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第44页
        一、 研究结论第44页
        二、 研究的创新点第44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倾听行为研究
下一篇: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下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以“王老吉”案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