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理论概述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14-21页 |
一、 虚拟学习社区 | 第14-17页 |
二、 知识的内涵 | 第17-19页 |
三、 知识建构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3页 |
二、 分布式学习理论 | 第23页 |
三、 群体动力学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研究 | 第24-39页 |
第一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概述 | 第24-26页 |
一、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背景与环境 | 第24-25页 |
二、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过程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过程 | 第26-31页 |
一、 虚拟学习社区的个体知识建构 | 第26-27页 |
二、 虚拟学习社区的协作知识建构 | 第27-28页 |
三、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框架 | 第28-29页 |
四、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形式 | 第29-30页 |
五、虚拟学习社区群体知识建构的本质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影响因素调查 | 第31-39页 |
一、 研究假设与调查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二、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分析 | 第32-37页 |
三、 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影响因素 | 第39-44页 |
第一节 虚拟学习社区群体知识建构的外在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一、 网络的影响 | 第39页 |
二、 网站平台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群体知识建构的内在影响因素 | 第40-44页 |
一、 学习者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的影响 | 第40页 |
二、 虚拟学习社区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 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交互的影响 | 第41-42页 |
四、 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管理者的影响 | 第42-43页 |
五、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43页 |
六、 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意义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44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44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