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创作论论文

茅盾性描写理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4页
    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第12-13页
    3 本题拟解决问题和创新点第13-14页
1 价值观:旨在反映社会现实第14-31页
    1.1 茅盾价值观理论层面的主张第14-18页
        1.1.1 性描写理论从属于为人生的文学观第14-15页
        1.1.2 通过古代小说性描写研究,正面主张性描写必须具有社会意义第15-16页
        1.1.3 对《沉沦》的评价体现出写实主义的社会意义倾向第16页
        1.1.4 倡导和肯定通过性描写展示主要社会事件和意识形态第16-17页
        1.1.5 在一系列文艺运动、思潮评论中,他也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价值观第17-18页
        1.1.6 电影评论第18页
    1.2 茅盾创作中体现的性描写价值观第18-31页
        1.2.1 性与革命的交织第18-25页
        1.2.2 对否定阶级的丑化第25-28页
        1.2.3 都市欲望的展现第28-31页
2 艺术观:写实主义第31-44页
    2.1 茅盾艺术观理论层面的主张第32-40页
        2.1.1 为人生的客观描写第32-36页
        2.1.2 性交虚写与描写适度——倡导艺术美感第36-38页
        2.1.3 反对“记账式”的叙述,提倡“忠实描写”第38-39页
        2.1.4 对非科学描写的否定第39-40页
    2.2 茅盾创作中体现的性描写艺术观第40-44页
        2.2.1 健康客观的性描写第40-41页
        2.2.2 性交虚写第41-42页
        2.2.3 忠实描写第42-43页
        2.2.4 官能的刺激第43-44页
3 开放性:多种创作方法的兼收并蓄第44-54页
    3.1 吸收与融合第44-52页
        3.1.1 对本能、无意识的描写第44-45页
        3.1.2 梦境的刻画第45-46页
        3.1.3 变态心理学的借鉴第46-49页
        3.1.4 苦闷的象征第49-52页
    3.2 否定与摈弃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后记第60-61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取向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非构思写作学”与“时空美学”视角下的文学阅读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