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前言第11页
第一部分:开放性课堂教学是社会和时代的呼唤第11-18页
    一、开放性教学是理论转变为实践的需要第11-15页
        1、传统课堂不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弊端就是它的相对“封闭性第11-15页
        2、开放性教学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需要第15页
    二、开放性教学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现实呼唤第15-16页
        1、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现实要求第15页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外开放发展的迫切需要第15-16页
    三、开放性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第16-18页
        1、基础教育改革呼唤开放性教学第16页
        2、适应新课程标准开放性的要求第16-18页
第二部分:开放性教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8-23页
    一、国内外“开放”教学研究成果综述第18-19页
    二、开放性教学的内涵第19-21页
        1、开放性(式)教学的概念第19-20页
        2、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的界定第20-21页
        3、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的实质第21页
    三、研究开放性教学的意义及推广价值第21-23页
        1、开放性教学的意义第21-22页
        2、开放性教学的推广应用价值第22-23页
第三部分: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第23-82页
    一、疏通课堂教学观念转变的途径,实现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开放第23-28页
        1、开放思想,确立现代开放课堂教学意识第23-25页
            (1) 课堂教学是师生两个主体共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互动的舞台第23页
            (2) 构建立体开放、多元结构的课堂教学目标第23页
            (3) 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具有延伸性第23页
            (4) 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化第23-25页
        2、开放课堂教学结构,构建自主、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生活第25-28页
            (1) 倡导个性化课堂教学第25-26页
            (2) 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天地第26-27页
            (3) 学生自主、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第27页
            (4) 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不再追求“完整”第27-28页
    二、创设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交往、互动、对话和角色互换的教学活动空间和时间、实现师生关系的开放第28-30页
        1、实施民主化的课堂教学,实现师生心理空间的交融与开放第28-29页
            (1) 解放观念,转变角色第28页
            (2) 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第28-29页
            (3) 开放心灵,真诚沟通第29页
        2、构建立体课堂教学“交往”与“互动”的空间,形成开放的师生关系第29-30页
            (1) 构建课堂“学习的共同体”第29页
            (2) 课堂教学师生角色的互换第29-30页
    三、课堂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开放第30-49页
        1、开放性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第30-44页
            (1) 创设和利用历史问题情景,倡导“对话教学”第30-38页
            (2) 开放史料,创设和模拟“历史的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第38-42页
            (3) 开放课堂教学的进程,实施发现式教学第42-44页
        2、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着眼于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引入课堂第44-49页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历史教学,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手段的开放第44-47页
            (2) 引入历史教育的网络资源,进一步开放历史课堂教学的信息和资源的空间第47-49页
    四、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教材中心”的束缚和限制,深入挖掘和开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第49-79页
        1、沟通“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把丰富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向社会现实的开放第49-53页
            (1) 由现实追溯历史,以现实作为探究历史的切入点第49-52页
            (2) 由历史放眼现实,将历史作为思考现实的培养基第52-53页
        2、关注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与历史课堂的联系,实现课堂教学向学生生活开放第53-59页
            (1) 课堂教学内容与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向学生生活开放第53-55页
            (2) 发挥师生课堂教学的创造性,通过师生、生生积极的交往互动,开发和生成课堂教学新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第55-59页
        3、关注历史学科前沿和史学研究动态,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信息渠道和思维空间的开放第59-60页
        4、树立综合课程观,加强政、史、地、文等相关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整合,实现社会学科之间的开放第60-69页
            (1) 与地理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第60-62页
            (2) 与政治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第62-64页
            (3) 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第64-67页
            (4) 与其它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第67-69页
        5、深入挖掘历史结论的思维空间,多元审视历史的结论,开放历史结论教学第69-79页
            (1) 多元分析和评价历史,开放学生思维视野第69-72页
            (2) 开放历史结论教学,学会诠释历史第72-77页
            (3) 创设“历史开放题”的教学第77-79页
    五、历史课堂教学结果的多元化,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第79-82页
        1、历史课堂学习结果的多样第79-80页
        2、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开放发展的过程第80-81页
        3、放飞历史思维,形成开放创新的历史意识第81-82页
第四部分: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实践的成果和反思第82-84页
    一、开放性教学的实践成果第82-83页
    二、困惑与反思第83-84页
第五部分:结语第84-86页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第86-92页
第七部分:附录第92-100页
    1、附录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教学状况的调查问卷第92-94页
    2、附录二: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的学生调查问卷第94-96页
    3、附录三:调查统计表第96-97页
    4、附录四:课题研究大事记第97-100页
第八部分:课题研究相关成果第100-101页
后记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命教育研究--以南宁市中学生生命教育为例
下一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