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笔记》(第四编)训诂语料研究
| 凡例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第二章 语料问题考辨 | 第19-51页 |
| 第三章 语料价值研究 | 第51-100页 |
| 第一节 词义的考证价值 | 第51-64页 |
| 第二节 训诂方法总结 | 第64-77页 |
| 一、依据古训确定词义 | 第65-66页 |
| 二、排比归纳求义 | 第66-67页 |
| 三、依据古书异文帮助解决词义问题 | 第67-70页 |
| 四、依据修辞规律帮助解决词义问题 | 第70-71页 |
| 五、文化求义法 | 第71-72页 |
| 六、文例求义法 | 第72-73页 |
| 七、义理求义法 | 第73-74页 |
| 八、结合方言求义 | 第74-75页 |
| 九、结合语法训诂 | 第75-76页 |
| 十、结合校勘训诂 | 第76页 |
| 十一、因声求义 | 第76-77页 |
| 十二、考索语源 | 第77页 |
| 第三节 辞书价值 | 第77-100页 |
| 一、补充词条 | 第78-91页 |
| 二、补充义项 | 第91-92页 |
| 三、修改释义 | 第92-100页 |
| 第四章 结语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1页 |
| 附录 《全宋笔记》(第四编)训诂语料摘编 | 第111-206页 |
| 第一章 考释词语 | 第111-197页 |
| 第一节 名物词语训诂 | 第111-154页 |
| 一、草木类 | 第111-118页 |
| 二、虫鱼类 | 第118-122页 |
| 三、鸟兽类 | 第122-124页 |
| 四、衣食类 | 第124-133页 |
| 五、住行类 | 第133-134页 |
| 六、器具类 | 第134-139页 |
| 七、天文地理类 | 第139-146页 |
| 八、人名称谓类 | 第146-154页 |
| 第二节 制度及相关词语训诂 | 第154-162页 |
| 一、典章制度 | 第154-156页 |
| 二、礼仪风俗 | 第156-162页 |
| 三、度量衡 | 第162页 |
| 第三节 一般词语训诂 | 第162-173页 |
| 第四节 文献词语训诂 | 第173-193页 |
| 第五节 方言俗语训诂 | 第193-197页 |
| 第二章 疏通句意 | 第197-205页 |
| 第三章 训释语法 | 第205-206页 |
| 致谢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