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其他食品制造论文

干燥方法对白玉蕈(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风味物质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8页
 1 白玉蕈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生物学特性第10页
   ·营养成分第10-11页
   ·生物活性物质第11页
   ·白玉蕈加工产品第11页
 2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第11-12页
   ·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第12-14页
 3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第14-18页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第14-17页
   ·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4 食用菌的干燥方法研究进展第18-20页
   ·干燥方法简介第18-19页
   ·食用菌干燥方法研究进展第19-20页
 5 干燥方法对食用菌风味物质的影响第20-21页
   ·干燥方法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第20-21页
   ·干燥方法对食用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第21页
 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1-23页
   ·研究意义第21-2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8页
第二章 白玉蕈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第28-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3页
   ·试验材料第28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8-30页
   ·试验方法第30-3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白玉蕈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第33页
   ·白玉蕈矿质元素的分析第33-34页
   ·白玉蕈游离氨基酸的分析第34-38页
 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第三章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及电子鼻技术分析四种干燥方法对白玉蕈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第42-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材料第42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2-43页
   ·试验方法第43-45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5-65页
   ·电子鼻分析第45-50页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分析第50-65页
 3 本章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四章 HPLC法分析四种干燥方法对白玉蕈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第68-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1页
   ·材料与试剂第68页
   ·主要仪器第68-69页
   ·试验方法第69-7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1-86页
   ·四种干燥方法对白玉蕈可溶性糖(醇)的影响第71-75页
   ·四种干燥方法对白玉蕈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第75-78页
   ·四种干燥方法对白玉蕈有机酸的影响第78-82页
   ·四种干燥方法对白玉蕈核苷酸的影响第82-85页
   ·等鲜浓度结果分析第85-86页
 3 本章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全文结论第90-92页
主要创新点第92-94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空气和MeJA处理对草莓采后品质及灰霉病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毛绒玩具出口竞争力研究--基于多维竞争力指数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