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中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引言第8-16页
 (一) 问题提出第8-9页
 (二) 概念解析第9-12页
  1.心理健康第9-10页
  2.心理健康教育第10-11页
  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11-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国外研究第12-14页
  2.国内研究第14-15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研究思路第15页
  2.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美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第16-25页
 (一) 职业特性与观念定位第16-17页
  1.职业特性第16-17页
  2.观念定位第17页
 (二) 师资构成第17页
 (三) 基本素质第17-18页
 (四) 角色职责第18-19页
  1.历史上的角色职责第18-19页
  2.现代意义上的角色职责第19页
 (五) 资格要求和专业标准第19-20页
  1.资格要求第19-20页
  2.专业标准第20页
 (六) 培养方案第20-22页
  1.培养计划第20-21页
  2.培养方向第21页
  3.专业技能第21-22页
 (七) 课程设置第22-23页
  1.学校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第22页
  2.研究生课程第22-23页
 (八) 制度保障第23-25页
  1.资格认证制度第23-24页
  2.督导制度第24页
  3.继续教育项目第24-25页
三、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第25-29页
 (一) 观念定位第25页
 (二) 师资队伍构成第25-26页
 (三) 从业素质与资格要求第26页
 (四) 角色职责第26-27页
 (五) 培养方向第27页
 (六) 课程设置第27-28页
 (七) 制度保证第28-29页
  1.资格认证保证第28-29页
  2.督导保证第29页
四、反思与启示第29-36页
 (一) 对中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的反思第29-31页
  1.观念方面的差异第29-30页
  2.师资构成的差异第30页
  3.课程设置的差异第30页
  4.从业标准的差异第30页
  5.制度方面的差异第30-31页
 (二) 美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对中国的启示第31-36页
  1.完善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育理念第31页
  2.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发展目标第31-32页
  3.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塑造第32-33页
  4.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展的制度保证第33-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师生文化冲突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视野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