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绪的人体行为状态词语研究--以含人体成分的词语为例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原因及价值 | 第11-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三、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情绪及表情绪的人体行为状态词语的界定 | 第19-28页 |
一、情绪概念 | 第19-21页 |
二、情绪的成分 | 第21-22页 |
三、情绪的种类 | 第22-25页 |
四、表情绪的人体行为状态词语的界定与提取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表情绪的人体行为状态词语的分类 | 第28-38页 |
一、按照情绪种类划分 | 第28-31页 |
二、按照人体器官、部位划分 | 第31-36页 |
三、按照词类划分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人体行为状态词语表达情绪的方式 | 第38-48页 |
一、“专表情绪”与“兼表情绪” | 第38-42页 |
二、“单一体态”与“复合体态” | 第42-45页 |
三、“实写”“虚写”与“虚实结合” | 第45-48页 |
第四章 人体行为状态词语表达情绪的程度变化分析 | 第48-52页 |
一、情绪程度变化及词语编码度 | 第48页 |
二、人体行为状态词语表达情绪的程度变化 | 第48-50页 |
三、表达情绪程度高的人体行为状态词语的特点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表情绪的人体行为状态词语语义场分析 | 第52-61页 |
一、分类义场 | 第52-55页 |
二、同义义场 | 第55-57页 |
三、反义义场 | 第57-59页 |
四、部分否定义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表情绪的人体行为状态词语的语义建构机制 | 第61-65页 |
一、客观基础 | 第61-63页 |
四、文化因素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