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方言语音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19页 |
| 第一节 地理人口和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本文相关研究现状及尉氏方言语音概况 | 第12-15页 |
| 第三节 标音符号 | 第15-16页 |
| 第四节 调查概况及发音合作人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尉氏方言单字音系 | 第19-44页 |
| 第一节 声母 | 第19页 |
| 第二节 韵母 | 第19-20页 |
| 第三节 声调及其实验分析 | 第20-25页 |
| 第四节 音节结构 | 第25-35页 |
| 第五节 文白、新老异读及特殊字音 | 第35-44页 |
| 第三章 语流音变 | 第44-65页 |
|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44-53页 |
| 第二节 轻声 | 第53-57页 |
| 第三节 儿化 | 第57-62页 |
| 第四节 弱化变韵 | 第62-65页 |
| 第四章 尉氏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 第65-72页 |
|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 第65-67页 |
|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 第67-70页 |
|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尉氏方言语音与中古音的比较 | 第72-92页 |
|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 第72-76页 |
|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 第76-88页 |
|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 第88-92页 |
| 第六章 地域差异 | 第92-98页 |
| 第一节 内部差异 | 第92-95页 |
| 第二节 与周边方言的联系与差异 | 第95-98页 |
| 第七章 同音字表 | 第98-143页 |
| 结语 | 第143-1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5-149页 |
| 致谢 | 第149-1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51-15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