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贴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调试以及协调控制方法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页 |
·SMT 表面贴装技术 | 第9-11页 |
·贴片机 | 第11-13页 |
·贴片机简介 | 第11页 |
·贴片机的分类 | 第11-13页 |
·贴片机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贴片机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贴片机的发展状况 | 第14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贴片机传动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控制 | 第16-48页 |
·引言 | 第16页 |
·贴片机的组成 | 第16-17页 |
·空气压力系统 | 第17-21页 |
·吸嘴取料的气动系统 | 第18-19页 |
·PCB 板固定部分的气动系统 | 第19-21页 |
·贴装机构 | 第21-30页 |
·X-Y 轴伺服定位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策略的实现 | 第21-29页 |
·贴片头伺服机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9-30页 |
·吸嘴更换机构 | 第30-32页 |
·吸嘴更换机构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吸嘴更换机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32页 |
·PCB 板传送系统 | 第32-42页 |
·步进电机基本原理 | 第33-35页 |
·PCB 板传送机构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35-42页 |
·QUAD QSP-2 贴片机供料系统 | 第42-47页 |
·供料系统的供电底板 | 第43页 |
·供料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贴片机视觉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8-69页 |
·引言 | 第48页 |
·视觉系统的简介 | 第48-49页 |
·照明系统 | 第49-59页 |
·照明系统综述 | 第49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49-54页 |
·光学成像系统 | 第54-58页 |
·本课题采用的光学成像系统 | 第58-59页 |
·摄像系统 | 第59-64页 |
·摄像系统综述 | 第59页 |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 第59-63页 |
·图像采集卡的选择 | 第63-64页 |
·本课题的视觉系统的硬件配置 | 第64-68页 |
·俯视摄像机 | 第64-65页 |
·仰视摄像机 | 第65-66页 |
·飞行对中摄像机 | 第66-67页 |
·图像采集卡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SMT 贴片机的协调控制方法 | 第69-82页 |
·QUAD QSP-2 贴片机贴装工艺 | 第69页 |
·贴装信息的导入 | 第69-70页 |
·PCB 板传送机构的协调控制 | 第70-73页 |
·传送机构协调控制 | 第70-71页 |
·PCB 板传送机构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71-73页 |
·视觉系统协调控制 | 第73-77页 |
·摄像部分的协调控制 | 第73页 |
·贴片机贴片时的相关坐标 | 第73-74页 |
·视觉系统协调控制的坐标转换 | 第74-76页 |
·坐标映射程序的实现 | 第76-77页 |
·供料机构的协调控制 | 第77页 |
·贴装机构的协调控制 | 第77-81页 |
·X-Y 轴协调控制 | 第78-79页 |
·Z-T 轴协调控制 | 第79页 |
·贴装机构协调控制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82-84页 |
·本课题的工作总结 | 第82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86-87页 |
附录1 气动系统结构图及其元件清单 | 第87-89页 |
附录2 QSP-2 贴片机主要性能参数 | 第89-91页 |
附录3 B30A8 伺服驱动器引脚定义表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