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5页 |
·仔猪腹泻主要类型及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 第6-7页 |
·猪细菌性传染病及其特征 | 第6页 |
·仔猪腹泻细菌病的主要类型 | 第6-7页 |
·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源微生物 | 第7页 |
·目前采取的治疗措施及效果 | 第7-10页 |
·抗生素治疗 | 第7-8页 |
·中草药治疗 | 第8-9页 |
·主动免疫疗法 | 第9页 |
·被动免疫治疗 | 第9-10页 |
·利用免疫乳治疗仔猪腹泻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免疫乳的概念 | 第10页 |
·利用免疫乳治疗仔猪腹泻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免疫乳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外对于免疫乳的研究历史 | 第13-14页 |
·我国对于免疫乳研究的进展 | 第14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材料 | 第15-16页 |
·抗原的选择 | 第15页 |
·微生物培养基 | 第15页 |
·其它试剂 | 第15页 |
·实验所用动物 | 第15页 |
·所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15-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疫苗制备 | 第16页 |
·乳牛免疫 | 第16页 |
·乳清样品制备 | 第16-17页 |
·乳抗体(IgG)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乳抗体凝集价的测定 | 第17-18页 |
·免疫初乳中IgG的分离 | 第18页 |
·IgG对病源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18-19页 |
·IgG与病原菌菌体结合的电镜观察 | 第19-20页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0-36页 |
·取得细菌浓度标准曲线 | 第20-21页 |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乳中IgG含量标准曲线 | 第21页 |
·免疫乳与非免疫乳凝集价的变化 | 第21-30页 |
·IgG的分离与获得 | 第30页 |
·等量IgG的情况下,免疫初乳和普通初乳中乳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30-32页 |
·IgG对病源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32-35页 |
·IgG与病原菌菌体结合的电镜观察 | 第35-36页 |
4 结论 | 第36-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