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3页 |
·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3页 |
2 负摩阻力形成机理研究 | 第13-21页 |
·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负摩阻力形成机理 | 第14-15页 |
·中性点位置的确定 | 第15-16页 |
·负摩擦阻力的传统计算方法 | 第16-19页 |
·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 | 第19-21页 |
3 单桩负摩阻力模型建立及负摩阻力的确定 | 第21-37页 |
·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21-22页 |
·负摩阻力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单桩负摩阻力求解 | 第23-37页 |
·桩周土和桩尖土全部处于弹性阶段时的解 | 第23-27页 |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硬化阶段桩尖土处于弹性阶段时的解 | 第27-31页 |
·桩尖土部分进入塑性硬化阶段桩周土处于弹性阶段时的解 | 第31-34页 |
·桩周与桩尖土全部进入塑性硬化阶段时的解 | 第34-37页 |
4 工程实例分析 | 第37-51页 |
·实例一 上海地区某试验场桩基负摩阻力试验 | 第37-44页 |
·参数的确定 | 第39-41页 |
·建立方程组 | 第41-44页 |
·实例二我国东部海滨某电厂地基钢管桩负摩阻力试验对比研究 | 第44-51页 |
·参数的确定 | 第45-47页 |
·建立方程组 | 第47-51页 |
5 桩的负摩阻力防治 | 第51-58页 |
·负摩阻力产主的影响 | 第51页 |
·减少桩负摩擦力的工程措施 | 第51-53页 |
·负摩撞力防治的方法和新工艺 | 第53-56页 |
·灌浆法减少桩基负摩擦力 | 第54-56页 |
·涂层法减少桩的负摩擦力 | 第56页 |
·桩基负摩擦力在纠倾中的作用 | 第56-58页 |
6 结论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