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8页 |
第二节 汉语形容词带宾语研究概述 | 第8-11页 |
一、 “兼类”说 | 第8-9页 |
二、 “形容词”说 | 第9-10页 |
三、 其他观点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的处理 | 第11-13页 |
第四节 本文的有关说明 | 第13-15页 |
一、 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二、 本文的材料来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词汇大纲》中形容词带宾语情况考察 | 第15-31页 |
第一节 对带宾形容词的考察 | 第15-26页 |
一、 带宾形容词的音节类型 | 第15页 |
二、 形容词带宾语的结构类型 | 第15-22页 |
三、 带宾形容词的语义类型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对形容词后宾语的考察 | 第26-31页 |
一、 形容后宾语的语法性质 | 第26-29页 |
二、 形容词后宾语的语义性质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形容词带宾语的主要句法功能 | 第31-40页 |
第一节 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 第31-38页 |
一、 形+了+宾 | 第31-33页 |
二、 形+着+宾 | 第33-35页 |
三、 形+过+宾 | 第35-37页 |
四、 形容词重叠+宾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作状语 | 第38页 |
第三节 作定语 | 第38页 |
第四节 作宾语 | 第38-39页 |
一、 作动词的宾语 | 第38-39页 |
二、 作介词的宾语 | 第39页 |
第五节 作补语 | 第39页 |
第六节 作主语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动兼类词标注问题 | 第40-49页 |
第一节 《词汇大纲》中的形动兼类词标注的情况 | 第40-47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兼类词的标注情况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