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会意字管窥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会意字的源—汉字起源与会意 | 第13-20页 |
第一节 社会性的人 | 第13-16页 |
·交流(表情达意) | 第13-14页 |
·两大“表意”系统 | 第14-16页 |
·语音胜出 | 第15页 |
·记事催生出图画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文字脱胎于图画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会意的灵感来源于图画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会意字的流—《说文解字》与会意 | 第20-66页 |
第一节 六书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会意 | 第22-44页 |
·兼书 | 第23-24页 |
·标准 | 第24-25页 |
·区分 | 第25-44页 |
·会意与象形 | 第25-29页 |
·会意与指事 | 第29-31页 |
·会意与形声 | 第31-42页 |
·存疑字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会意字分析 | 第44-65页 |
·会意字字表 | 第44-58页 |
·会意字形训模式 | 第58-59页 |
·会意字的形、义及部件位置的分布排列 | 第59-65页 |
·会意字的形 | 第59-61页 |
·会意字的义 | 第61-64页 |
·部件组合分布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章 会意字的末—汉字发展与会意 | 第66-98页 |
第一节 汉字体态(表层)—简化 | 第67-70页 |
第二节 汉字结构(深层)—音化 | 第70-73页 |
第三节 汉字发展对原有会意字的影响 | 第73-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余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