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翻译与文学翻译 | 第8-9页 |
·《飘》及两个中译本 | 第9-11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理论背景 | 第11-13页 |
第2章 什么是文化差异 | 第13-15页 |
·文化和文化差异 | 第13页 |
·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文化差异分类 | 第14-15页 |
第3章 语言差异 | 第15-23页 |
·语言的民族特色 | 第15-19页 |
·语言的民族性和自然性 | 第15-17页 |
·习语翻译 | 第17-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语言历史特色 | 第19-23页 |
·语言历史性与时代性 | 第19-20页 |
·没有对等词语 | 第20-21页 |
·南北战争时期黑人口音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4章 精神文化差异 | 第23-37页 |
·思维方式差异 | 第23-28页 |
·语言,翻译及思维方式 | 第23页 |
·思维方式与《飘》的译文 | 第23-28页 |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 第23-25页 |
·“以人为中心”与“以自然为中心”思维方式 | 第25页 |
·综合性思维方式与分析性思维方式 | 第25-27页 |
·顺应性思维与逆行性思维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页 |
·民族心理差异 | 第28-32页 |
·什么是民族心理差异 | 第28页 |
·《飘》中的民族心理特点 | 第28-32页 |
·宗教术语的翻译 | 第28-29页 |
·专有名词的翻译 | 第29-32页 |
·小结 | 第32页 |
·作者、译者风格 | 第32-37页 |
·作者、译者风格 | 第32-33页 |
·保持作者世界观 | 第33页 |
·保持原文意境 | 第33-35页 |
·保持作者独特写作风格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