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5-16页 |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7-41页 |
2-1 关于研发人员的研究 | 第17-22页 |
2-1-1 研发与开发和研发人员 | 第17页 |
2-1-2 研发人员的特征 | 第17-19页 |
2-1-3 研发人员的分类 | 第19页 |
2-1-4 研发人员工作机理 | 第19-22页 |
2-2 激励机制研究 | 第22-28页 |
2-2-1 激励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激励的作用机理 | 第22-25页 |
2-2-3 激励机制 | 第25-27页 |
2-2-4 激励作用机理和机制的结合 | 第27-28页 |
2-3 研发人员激励研究 | 第28-32页 |
2-3-1 国外关于研发人员激励的研究 | 第28-31页 |
2-3-2 国内关于研发人员激励的研究 | 第31-32页 |
2-4 职业倾向理论 | 第32-41页 |
2-4-1 Holland 的职业生涯理论 | 第32-34页 |
2-4-2 职业倾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 第34-36页 |
2-4-3 与职业倾向有关的相关研究 | 第36-37页 |
2-4-4 职业倾向的分类和结构 | 第37-39页 |
2-4-5 职业倾向的研究意义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需求关系特征 | 第41-61页 |
3–1 研究结构与研究假设 | 第41-46页 |
3-1-1 研究结构 | 第41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41-42页 |
3-1-3 研究变量的界定 | 第42-45页 |
3-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3-1-5 研究限制 | 第46页 |
3-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46-47页 |
3-2-1 问卷设计 | 第46页 |
3-2-2 问卷发放 | 第46-47页 |
3-3 研究与分析 | 第47-60页 |
3-3-1 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 第47-48页 |
3-3-2 研发人员职业倾向分析 | 第48-50页 |
3-3-3 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3-3-4 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满意度分析 | 第51-52页 |
3-3-5 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措施重视程度分析 | 第52-56页 |
3-3-6 研发人员的激励满意度与工作投入的分析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研发人员的报酬激励机制设计 | 第61-87页 |
4-1 研发人员的风险偏好分析 | 第61-64页 |
4-1-1 风险偏好分析 | 第61-63页 |
4-1-2 研发人员风险偏好与激励 | 第63-64页 |
4–2 基于风险分担研发人员的报酬契约 | 第64-73页 |
4-2-1 分成合约模型的定量分析 | 第64-68页 |
4-2-2 基于相对业绩的分成合约的激励设计 | 第68-73页 |
4–3 隐性失业威胁下的风险分担与激励报酬设计 | 第73-80页 |
4-3-1 解雇规则和最优解雇概率的确定 | 第74-77页 |
4-3-2 隐性失业威胁下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分析 | 第77-79页 |
4-3-3 隐性失业威胁下分成合约参数的具体设计 | 第79-80页 |
4–4 技术风险分成合约设计影响研究 | 第80-86页 |
4-4-1 技术风险对分成合约设计的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80页 |
4-4-2 技术风险对分成合约设计的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80-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研发人员关系契约激励机制设计 | 第87-107页 |
5-1 研发人员心理契约类型的理论分析 | 第87-90页 |
5-1-1 交易型契约与关系型契约的区别 | 第87页 |
5-1-2 研发人员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特点 | 第87-88页 |
5-1-3 关系型心理契约与研发人员激励 | 第88-90页 |
5-2 管理者与研发人员的动态博弈模型 | 第90-97页 |
5-2-1 模型的假定 | 第90-91页 |
5-2-2 博弈分析 | 第91-96页 |
5-2-3 博弈分析的结论性评价 | 第96-97页 |
5-3 研发人员心理契约动态发展的F-E-V 模型 | 第97-105页 |
5-3-1 研发人员心理契约的形成(Formation) | 第97-100页 |
5-3-2 研发人员的履约体验(Experience) | 第100页 |
5-3-3 研发人员心理契约违背(Violation) | 第100-102页 |
5-3-4 契约违背后研发人员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 | 第102-105页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105-106页 |
5-4-1 需求识别的前提作用 | 第105页 |
5-4-2 公平的推动作用 | 第105-106页 |
5-4-3 声誉的调节作用 | 第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07-10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1页 |
附录 | 第121-134页 |
附录一 调查量表 | 第121-127页 |
附录二 相关数据表 | 第127-134页 |
附表一 | 第127-128页 |
附表二 | 第128页 |
附表三 | 第128-129页 |
附表四 | 第129页 |
附表五 | 第129-130页 |
附表六 | 第130-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