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学习倦怠的概念 | 第9-10页 |
·学习倦怠测量工具研究 | 第10-12页 |
·其它概念与学习倦怠的区分 | 第12-13页 |
·自尊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自尊的界定 | 第14页 |
·自尊的结构 | 第14-15页 |
·学习倦怠与自尊研究 | 第15页 |
·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 第15-16页 |
2 问题提出 | 第16-19页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17-18页 |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编制适合中国小学生学习状况的学习倦怠问卷 | 第18页 |
·查分析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水平,探讨性别、年级对学习倦怠的关系 | 第18页 |
·探讨小学生自尊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第18页 |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自编小学生学习倦怠问卷 | 第18-19页 |
·自尊量表 | 第19页 |
·使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 | 第19页 |
3 小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编制 | 第19-24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被试 | 第20-21页 |
·研究工具 | 第21页 |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研究结果 | 第21-23页 |
·被试选取 | 第21页 |
·预测问卷中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 第21-22页 |
·选择最能清楚地区分高分和低分的项目 | 第22-23页 |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3-24页 |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3页 |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23-24页 |
4 学习倦怠与自尊的正式测试 | 第24-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研究工具 | 第24页 |
·施测方法 | 第24-25页 |
·施测方法 | 第24页 |
·研究被试 | 第24-25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调查 | 第25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 | 第25-26页 |
·小学生自尊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26页 |
·学习倦怠在不同自尊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 第26-27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 第27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筛选指标 | 第27页 |
5 讨论 | 第27-31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水平的分析 | 第27-28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的一般特点 | 第28-29页 |
·小学生自尊水平现状分析 | 第29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的关系 | 第29-31页 |
·小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 第31页 |
6 教育建议 | 第31-35页 |
·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 第31-32页 |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第32-34页 |
·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第34-35页 |
7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