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同声传译中的转换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7-10页 |
二、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翻译转换”问题 | 第11-26页 |
第一节 翻译理论中的“翻译转换”概念 | 第11-17页 |
第二节 翻译转换理论在口译实践中的体现 | 第17-20页 |
第三节 直接翻译法和间接翻译法的相互关系 | 第20-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俄汉同声传译中的词汇—语义及语法转换 | 第26-40页 |
第一节 俄汉同声传译中的词汇—语义转换 | 第27-35页 |
一、词汇替换 | 第27-30页 |
(一) 国家、组织等机构全称的替换 | 第27-29页 |
(二) 词汇意义的概括化或具体化 | 第29-30页 |
二、语义变通 | 第30-33页 |
(一) 近义表达替换 | 第31-32页 |
(二) 反义译法 | 第32-33页 |
三、语义扩展 | 第33-35页 |
(一) 语义展开 | 第33-34页 |
(二) 因果、条件等逻辑转换 | 第34-35页 |
(三) 语义引申 | 第35页 |
第二节 俄汉同声传译中的语法转换 | 第35-38页 |
一、句式替换 | 第36-37页 |
二、句子分解 | 第37页 |
三、句子组合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俄汉同声传译中的特殊转换手段 | 第40-60页 |
第一节 信息增补 | 第40-45页 |
第二节 信息缩减 | 第45-55页 |
第三节 对应、忽略或灵活创造 | 第55-59页 |
一、修辞手段转换 | 第55-56页 |
二、熟语句式转换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