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全球史观概念界定与理论解读 | 第15-22页 |
一、全球史观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历史观 | 第15-16页 |
(二)全球史观 | 第16-17页 |
二、全球史观基本观点 | 第17-19页 |
(一)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元 | 第17页 |
(二)从全球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否定欧洲中心论 | 第17-18页 |
(三)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 第18页 |
(四)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 | 第18页 |
(五)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 第18-19页 |
三、全球史观理论特点 | 第19-20页 |
(一)全球性和整体性 | 第19页 |
(二)系统性和联系性 | 第19页 |
(三)客观性和公正性 | 第19-20页 |
四、历史教科书采用的全球史观 | 第20-22页 |
(一)2003年版教科书 | 第20页 |
(二)2017年版教科书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引入全球史观的必要性 | 第22-28页 |
一、国际发展形势的需要 | 第22-23页 |
二、中国发展趋势的需要 | 第23-24页 |
三、落实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24-25页 |
四、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需要 | 第25-28页 |
(一)发挥历史借鉴的功能 | 第26页 |
(二)实现人文教育的功能 | 第26-27页 |
(三)达到公民教育的功能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运用全球史观进行历史教学的路径 | 第28-45页 |
一、从全球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理解历史概念 | 第28-31页 |
(一)分析综合法 | 第28-29页 |
(二)分类比较法 | 第29-31页 |
二、运用纵横向发展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建构知识体系 | 第31-38页 |
(一)横向发展,深化认识 | 第32-35页 |
(二)纵向发展,探索规律 | 第35-38页 |
三、从人类社会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整合历史知识 | 第38-42页 |
(一)整合政治文明史 | 第39-40页 |
(二)整合经济文明史 | 第40-41页 |
(三)整合思想文化史 | 第41-42页 |
四、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发展为主轴,评价历史现象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